弟兄于汝倍关情,此日临歧感慨生。
磊落丈夫谁好剑,牢骚男子尔能兵。
才堪逐电三驱捷,身上飞鹏一羽轻。
行负乡邦重努力,莫耽疏懒堕时名。

【译文】

兄弟之间情更深,今日离别令人感慨。

磊落的男子谁不喜爱剑,牢骚的人谁能成为兵?

才华足以驱驰如电光,身上轻如飞鹏一羽轻。

不要辜负家乡重托,努力前行莫沉迷于懈怠。

赏析:

“弟兄于汝倍关情”,此句是诗人对弟季南南返的深情寄语。在封建社会,兄弟关系是维系家庭的重要纽带。兄弟情深,是人们共同的情感体验,也是诗歌中常见的主题。诗人以“关情”二字,表达了自己对弟弟南归的深深关切和牵挂之情。这种情感不仅源于血缘亲情,更源于兄弟间的深厚情谊。诗中的“弟兄”并非泛指普通兄弟,而是特指作者与弟弟季南之间的手足之情。他们之间的亲密无间,如同手足一般。这种手足之情,使得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基础和信任感。

“此日临歧感慨生”,这两句诗描绘了离别时的情景。当兄弟二人即将分别时,诗人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感慨之情。这种感慨不仅仅是因为即将离别,更是因为彼此多年的情谊。诗人用“临歧”一词,形象地描绘了两人站在岔路口上,回首往昔,展望未来的场景。这种场景不仅让人想起过去的美好时光,更让人对未来充满期待和憧憬。同时,“感慨生”三字也表达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波动,既有不舍之情,又有对未来的期许。

“磊落丈夫谁好剑”,此句是诗人对弟弟季南的期望。诗人希望弟弟能够成为一个磊落、有担当的男儿。这里的“丈夫”并非泛指男性,而是指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人。诗人认为,一个真正的丈夫应当具备磊落的胸怀和坚定的信念,能够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而“谁好剑”则暗示了诗人对弟弟未来成就的期待。诗人希望弟弟能够在人生的舞台上展现出自己的风采,成为一位杰出的英雄人物。

“牢骚男子尔能兵”,此句则是对弟弟季南的另一番期望。诗人认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应当具备坚韧的意志和顽强的精神。面对困境和挑战时,他们应该敢于担当、不畏艰难,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现状。这里的“牢骚”并非指抱怨不满,而是指面对困难时的坚韧和执着。诗人希望弟弟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用自己的力量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才堪逐电三驱捷”,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弟弟季南的赞美。诗人认为,弟弟不仅拥有磊落的丈夫气概,还有着出众的才华。他能够像闪电一样迅速行动,像骏马一样奔腾向前,展现出惊人的速度和力量。这种赞美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弟弟的敬佩之情,更展现了他对弟弟未来成功的期待和信心。

“身上飞鹏一羽轻”,这句诗以飞鹏比喻弟弟的才华和气质。诗人认为弟弟身上仿佛带着轻盈的飞鹏,象征着他的才华和智慧。这种比喻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意,使人感受到弟弟身上的灵动和飘逸之气。

“行负乡邦重努力”,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弟弟的期望和嘱托。诗人希望弟弟在回到家乡后能够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努力拼搏、奋发向上。他提醒弟弟要珍惜机遇、努力奋斗,不负家乡人民的厚望。

“莫耽疏懒堕时名”,最后一句诗是诗人对弟弟的劝诫。诗人希望弟弟不要沉溺于享乐、疏懒懈怠之中,以免耽误了自己的前程。他提醒弟弟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不要被名利所迷惑而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诗人对弟弟季南的深情寄语,表达了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诗中的关键词“弟兄”、“临歧”、“感慨”、“好剑”、“牢骚”、“逐电”、“飞鹏”、“轻羽”、“乡邦”、“重努力”等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人生哲理。这些词语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还使读者能够从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和人生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