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径千回转,盘云叠岭重。
马疲愁峻版,日夕下高舂。
断堑流衰草,崩崖遏古松。
十年曾到此,石上有行踪。

【解析】

过熊飞岭

《过熊飞岭》是唐代诗人贾岛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是一首纪行诗,作者通过描写熊飞岭的险峻、盘云叠岭的重重叠叠和马疲日夕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全诗四句,前两句写山势之高;后两句写日暮之时,马疲人倦的情景。

“曲径千回转,”曲径,曲折盘旋的小道。千转百回,形容道路迂回曲折。

“盘云叠岭重。”盘云,指山峰之上缭绕的云雾,也形容山峰高耸入云,层层叠叠。

这两句写山势之高,用“曲径千回转”“盘云叠岭重”,极言其山高路陡。

“马疲愁峻版,”版,同“坂”,指山路。这两句写旅途劳顿之苦。

“日夕下高舂,”下高舂,即下山。这句的意思是说,到了傍晚,马儿疲惫不堪,只好下岭。高舂,这里指山路,暗喻人生道路的艰险。

“断堑流衰草,”断堑,指残破的堤坝。

“崩崖遏古松。”崩崖,指山石崩塌之处。古松,指古老的松树。

这两句写山中景物之凄迷。

“十年曾到此,石上有行踪。”十年,一作“十载”。

赏析:

首联先写山路的高峻,再写山势之高。“曲径千回转”,写出了山路的曲折,“盘云叠岭重”,写出了山势的高峻。两句连用两个比喻,把山比作盘云叠嶂的大山,使人感到山势的高峻,从而为下文写山中景物作铺垫:“马疲愁峻坂”,“日夕下高舂”,既写山路的艰难,又表现诗人急于赶路的心情。一个“愁”字,写出了诗人在途中所感受到的艰难困苦,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之情。

颈联写山中景物的凄迷。“断堑流衰草”写山中水渠边长满衰草的景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崩崖遏古松”写山石崩塌之处有一株古老的松树。这两句写景,虽然只有短短两字,但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尾联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石上有行踪”,点出自己曾经到访过此地,并在此留下过踪迹。“十年曾到此”,表明此情此景已经过去了十年。而此时自己仍然心系此地,可见对友人的怀念之情之深。

这首诗语言平易自然,朴素无华,不尚雕琢,却于平淡中见真情。全诗虽只有四句,但在艺术上却做到了情景相生,意境浑成。诗人在描绘景色的同时,也倾注了自己内心的感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