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映双林出,微茫绀殿浮。
梵灯笼海雾,法鼓动江流。
倚槛风云入,登台天地秋。
尘缨如可濯,来伴四禅游。
【注释】
游海珠寺其二:游览海珠寺。海珠寺,在广东广州市越王山上。双林,指寺院中的两棵古树。绀殿,指寺院的大殿。微茫,模糊不清的样子。法鼓,佛教用打击木鱼等器具发出的响声。江流,江水流动的声音。倚槛,靠在栏杆旁。风云,云和风。尘缨,僧人头上戴的帽子。
赏析:
这首诗是游览海珠寺时所写,描绘了寺庙的幽静、清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首联“隐映双林出,微茫绀殿浮。”描绘了寺庙周围的景色,双林指的是寺院中的两座古树,绀殿指的是寺院的大殿。这两句诗描绘了寺庙周围的景色,通过描绘景色来表达诗人的情感。
颔联“梵灯笼海雾,法鼓动江流。”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周围的景色,梵灯笼是指佛前的灯,法鼓动是指和尚念经时的声音,这两句诗描绘了寺庙周围的环境氛围。
颈联“倚槛风云入,登台天地秋。”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登上山顶的情景,风云入是指在山间吹来的风和飘动的云,天地秋是指秋天的天空和大地,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站在山顶上的感受和景象。
尾联“尘缨如可濯,来伴四禅游。”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希望像禅师一样在山水之间洗涤心灵。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寺庙周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