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凤
这首诗是诗人在春夜阻舟尤村渡,华子携酒来访时所作。全诗以盘谷为背景,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和人物的动作,表达了诗人对世路波涛、客程风雨的感慨。 第一句“盘谷春云覆竹扉”,描绘了盘谷的春日景色。春天的阳光透过竹林,洒在盘谷的小路上,形成了一片片光斑。这里的“春云”指的就是这些光斑。而“竹扉”则是指竹制的门扉。整句诗的意思是:春天的阳光透过竹门,洒在盘谷的小路上,形成了一片片光斑
【注释】 揽辔喜重临:挽着马缰(即辔)高兴地又回到这地方。重临:再次回到。台:指京城的官署,也泛指朝廷、官府。盍簪:何不把帽簪插好,表示辞别的意思。 离亭忽此别:在离别的驿站忽然要分别了。忽:忽然;这里指突然。 客思一何深:客居异地的心情是多么深长啊。一何:多么。 雨雪燕山道:雨雪纷纷的燕山路。燕山:在今北京市西南。 江湖魏阙心:心中充满江湖之志和朝廷之心。江湖:指远离朝廷,寄身江湖。魏阙:皇宫
诗作原文:赠别孙子请告还山 丈夫各有志,所志在千秋。 临岐送将归,解赠双吴钩。 子有高世才,行矣善自谋。 盛年易就衰,去日安可留。 努力万里涂,及时须好修。 肯恋京洛尘,以贻静者羞。 1. 注释与译文: - 注释: - “丈夫”:古代指成年的男子。 - “各有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和追求。 - “所志在千秋”:他/她的志向将会影响很久远的未来。 - “临岐”:临别之时。“将归”
【注释】 平沙:平坦的沙地。蔓草丛生,血痕斑斑:形容战场惨烈。 征人:指远征的士兵。 钟山:今南京紫金山,为明太祖朱元璋陵墓所在。这里泛称帝王之陵墓。 【赏析】 此诗为唐末诗人罗隐所作。罗隐(833~909),字昭谏,余杭(今浙江杭州)人。晚唐文学家、诗人、政治家。他一生坎坷不平,屡试不中,终因与钱镠结怨而遭贬。罗隐早年曾参与讨伐黄巢的农民起义军,后隐居苏州太湖垂虹桥畔;晚年任国子监主簿
报国寺松 在报国寺,我与菩提树为友, 一同生长在般若林中。 蛟龙各有其形状, 即使是霜霰也不能伤害它们。 空乐风中度日,天花落于雨外。 闲暇之际再来欣赏,三夜都感到羞愧。 注释: 1. 报国寺: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是北魏时建造的皇家寺院,后经历代改建,成为全国著名的名刹之一。 2. 菩提树:梵语“菩提”意为觉悟、智慧,指佛教中的觉悟之树。 3. 般若林:梵语“般若”意为智慧,“林”为聚集之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赠田员外》。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其赏析: 第一联: - 注释与解析: - “庭松垂露”描绘了一幅庭院中松树垂下的露珠景象,象征着清新、宁静和岁月的流逝。 - “旭日台前瑞气浮”描述了早晨阳光照耀下的台前,充满了吉祥的气息。 - “如饴沆瀣洒松楸”比喻这种祥瑞之气像甘甜的饮料一样洒落在松树上,给人以愉悦之感。 第二联: - 注释与解析: -
诗句原文为: 新水柴门涨碧沙,孤村烟树隐渔家。 客来湖上偏逢雨,春到江南又见花。 沽酒隔邻传小瓮,打鱼深夜出枯槎。 浮生莫遣浮名误,醉里还惊两鬓华。 接下来是对这首诗进行逐句翻译和注释,以及整体赏析的内容: 1. 新水柴门涨碧沙,孤村烟树隐渔家。 - 新水柴门涨碧沙:描述了门前新涨的河水使得门前的沙地也显得碧绿。 - 孤村烟树隐渔家:描绘了一个孤立无援的村庄和隐藏在其中的渔家
花园子 当年内苑花如绮,万树红云日边倚。 监使惟承巡幸欢,诛求那惜花园子。 别有朱门令尤急,绿衣怒叱青衣执。春风惨惨白日寒,愁把花枝对花泣。 只今圣主罢游畋,诏书屡却黄龙船。岁时虽有上林役,种植还堪助衣食。 君不见玄明宫少阳院,秋雨霏霏秋草遍。 注释:当年内苑里种满了绚丽多彩的花朵,如同彩绘般鲜艳,它们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耀眼,仿佛一片红云般地悬挂在天边。那些负责监管花卉的官员们
戴文进溪山春雨图 林间雀声急,知有少女风。 ——春天的树林里小鸟鸣叫急促,知道是有个年轻女子。 溪云挟雨至,倏忽弥春空。 ——溪边的云彩带着雨气到来,突然之间春意全无。 霏霏湿尽山桥路,行人冲雨行唤渡。 ——细雨霏霏湿透山间的桥梁道路,行人在雨中行走呼唤渡船。 沾泥涉险亦何为,兴来疑向若耶去。 ——淋着雨水踩过泥泞,冒雨前行又有何意义?兴起之时怀疑要前往若耶溪去。 山环水绕路不分,绝径乃有逃名人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与赏析: 1. 久雨空堂静,高人载酒过: - 久雨空堂静:长时间的雨让空无一人的大厅显得异常安静,突显了诗人对这种宁静氛围的感受。 - 高人载酒过:形容一位高雅的人物带着美酒经过,暗示着一种高雅的交流和相遇。 2. 布袍同濩落: - 布袍:指穿着朴素的衣服,象征着平民或是不拘小节的生活态度。 - 同濩落:可能意味着与世无争或超然物外的心态。 3. 长铗任悲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