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迎刃已如斯,谁谓时艰不可为。
令是神仙聊作守,化成文俗且行师。
风清去李兼无鹤,地遍谣衢剩有碑。
圣主悬知汤沐重,玺书劳问更何之。
【注释】
①泗州:治所,今安徽泗县。②迎刃:比喻容易解决。③神仙:指周氏父母。④文俗:指当地民俗。⑤谣衢:民间歌谣。⑥圣主:圣明的君主。⑦汤沐:古代帝王在封地的住宅或园林,这里泛指王宫、官府。⑧玺书:皇帝的诏书。⑨何之:何处去?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写诗人对友人周氏父母的临别寄语,表达了他对他们的深厚友谊和对友人父母的关切之情。全诗语言平易自然,风格质朴无华。
首句“五年迎刃已如斯”,意思是说,五年来迎刃解难的事情已经办得如此顺利,就像削木头一样。这句诗表面上看似轻松,实际上却是诗人经过深思熟虑才做出的决定。他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他知道这样做是正确的,是值得的。这种自信源于他的经验和智慧,也源于他对形势的判断和把握。
第二句“谁谓时艰不可为?”意思是说,谁说时代艰难就不能做呢?这句诗是对第一句的进一步解释和强调。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对时代的坚定信心,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乐观态度。他认为,只要有足够的勇气和决心,就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第三、四两句“令是神仙聊作守,化成文俗且行师”意思是说,如果真是神仙来做地方官,那就让他在这里做个地方官吧;如果他能够将当地的风俗习惯转化为军队的力量,那他也可以做将军。这两句诗既是对周氏父母的美好祝愿,也是对他们能力的肯定。诗人通过对这些美好愿望的表达,展现了他对周氏父母的深深敬意和感激之情。
第五、六句“风清去李兼无鹤,地遍谣衢剩有碑”意思是说,这里的风清气爽,连李树也没有;到处都是民间歌谣的传唱,只有一些碑刻还在。这两句诗既描绘了泗州的美景,也表达了诗人对泗州人民的喜爱和关心。
第七句“圣主悬知汤沐重,玺书劳问更何之”意思是说,圣明的君主已经知道泗州的重要性,因此特意派遣使者来慰问;而诗人则被派去处理这些事务,需要离开泗州。这句诗既表达了对圣明君主的尊敬,也表达了自己对工作的认真负责。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成功地塑造了诗人的形象,同时也展示了他的性格特点和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