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如水令人思,风度于今犹见之。
琴里阳春劳□阜,车前甘雨起疮痍。
吏行冰上苍鹰化,士在桃边□铸奇。
箫鼓勿令山谷笑,光辉夜夜自南箕。

【注释】

  1. 周父母祠:指祭祀父母之庙。2. 一清如水令人思:形容清澈明净,令人怀念。3. 风度于今犹见之:风度至今仍然可见。4. 琴里阳春劳□阜:在琴中弹奏的《阳春白雪》使□□得以繁衍生息。5. 车前甘雨起疮痍:车前草下的甘霖使大地复苏,治愈创伤。6. 吏行冰上苍鹰化:官吏在冰雪覆盖的大地上行走,如同苍鹰在冰面上滑翔般自如。7. 士在桃边□铸奇:学者们在桃花边刻苦钻研、创造奇迹。8. 箫鼓勿令山谷笑:不要让山谷里的人们嘲笑我们。9. 光辉夜夜自南箕:光辉照亮了夜晚的天空,就像北斗星的光芒照亮夜空一样。10. 箕星:二十八宿中的一颗星,属斗宿。11. 箕(ji)星:二十八宿之一,属于斗宿。古人认为它主管天帝的文教。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律,以赞美周父母的祠堂和颂扬其功德为主要内容,表达了诗人对祖先的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的比喻手法,将祠堂的美景和先辈们的成就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祥和的氛围之中。同时,诗人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启迪。

首句“一清如水令人思”用来形容祠堂的清澈明净,使人产生深深的怀念之情。这里的“一清如水”既形容祠堂的环境,又暗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通过对比的方式,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接下来,“风度于今犹见之”则进一步强调了祠堂的长久魅力和影响力,使之成为了传承文化的象征。
“琴里阳春劳□阜”一句中,“阳春”指的是美好的春天,而“□阜”则是草木繁茂的意思。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和比喻,将琴声比喻为春风拂过万物的景象,使得整个场景显得生机勃勃、和谐宜人。同时,“琴里阳春”也暗示了祠堂内供奉着一位贤明的父母,他们像春风一样温暖地滋养着家族后代。
“车前甘雨起疮痍”这一句进一步描绘了祠堂的恩泽和影响。其中,“车前”指的是一种植物,而“甘雨”则是指雨水滋润大地的场景。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表达了祠堂如同甘霖般滋润着土地,使得一切得到了恢复和成长。同时,“起疮痍”也暗喻了祠堂为家族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
“吏行冰上苍鹰化”这一句则通过官吏的形象来展现祠堂的影响力。在这里,“苍鹰”被赋予了飞翔在冰雪之上的能力,象征着官员们在治理国家时所展现出的才能和魄力。而“吏行冰上”,则意味着他们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同时,这也寓意着祠堂为他们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和支持,使他们能够在各种困难面前勇往直前。
“桃边□铸奇”这一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学者们在桃花盛开的地方勤奋学习、创造奇迹的情景。这里的“□铸奇”可以理解为在桃花盛开的环境中进行创新和创造的过程。同时,“桃边”也暗示了学堂或学问之地的周边环境,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富有诗意和浪漫色彩。
紧接着,“箫鼓勿令山谷笑”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执着追求。其中,“箫鼓”代表着古代的乐器,而“山谷笑”则暗示了那些不理解或轻视这些艺术的人们的态度。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达方式,呼吁大家要珍视并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光辉夜夜自南箕”这一句则总结了全文的主题思想。这里的“光辉”不仅指的是阳光照耀大地的景象,还隐喻着祠堂所散发出的光辉与荣耀。而“夜夜自南箕”则意味着这些光辉会一直照耀着后人的道路,让他们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这首诗以赞美周父母的祠堂为主题,通过描绘祠堂内外的美好景象、颂扬先辈们的功绩以及表达对音乐艺术的热爱等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祖先的敬仰之情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祠堂和祖先的尊崇观念以及对音乐艺术的重视程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