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人多远思,傍郭剪茅茨。
林响啸鸾凤,苔痕游鹿麋。
春池碧海入,暗牖白云期。
自许秘鸿宝,独令芳径知。
幽人在何处,远远地在心中。
他靠近城外,砍掉茅草,盖起了一座小房子。
树林中传来风声,好像鸾凤和凤凰的叫声;
苔痕映出鹿和麋的痕迹。
春池碧波像东海一样,暗窗里白云飘来飘去。
自许为大贤大德的人,只让芬芳的小径知道。
幽人多远思,傍郭剪茅茨。
林响啸鸾凤,苔痕游鹿麋。
春池碧海入,暗牖白云期。
自许秘鸿宝,独令芳径知。
幽人在何处,远远地在心中。
他靠近城外,砍掉茅草,盖起了一座小房子。
树林中传来风声,好像鸾凤和凤凰的叫声;
苔痕映出鹿和麋的痕迹。
春池碧波像东海一样,暗窗里白云飘来飘去。
自许为大贤大德的人,只让芬芳的小径知道。
病起种竹四首其二是明代诗人区怀瑞的一首古诗,下面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释义并附上相关的赏析: - 诗句释义: 1. 案牍销尘海:指的是官府中堆积如山的文件,尘埃遍布。 2. 此君方外期: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友人寄寓了超脱尘世,追求自由的理想。 3. 树人无剪伐:比喻不刻意去修剪或改变事物自然的发展,保持其本来状态。 4. 退食伴委蛇:意指在闲暇时与朋友一起悠闲地聊天,没有拘束。 5. 密箨云中见
注释: 强起,勉强起床。何事:什么事。开轩,打开窗户。冰署,指清凉的早晨。竹日,指竹林中的阳光。翠云,指翠绿色的云朵。龙孙,指龙形的小动物。凤尾,指凤凰尾巴的形状。照藜火,指点燃藜草取暖。 赏析: 首句“强起亦何事”,表达了诗人勉强起床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天气寒冷或是身体不适。这句诗通过对“强起”和“何事”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困境中依然坚持生活的坚韧精神。 次句“开轩冰署西”,描绘了诗人打开窗户
紫盖洞寻东旭不值 紫盖山,是庐山的一座名峰,位于江西星子县西北。山上有紫盖寺、紫盖观等古迹。此句写登山寻访,却因日上东方而未果。 译文:在紫盖山寻找旭日升起的地方,结果未能遇到。 赏析:“紫盖”指代的是庐山,而“东旭”则是指太阳从东方升起。诗人在此表达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期待,同时也透露出一丝遗憾。 注释:紫盖:庐山的一个山峰。东旭:东方初升的太阳。 紫盖洞寻东旭不值 紫盖山
【注释】 搴(qiān):拔取。蓝:一种香草,又名“泽兰”。云岊:即张云岊。堆蓝:山名,位于今河南禹县西南。 双缄:两封书信。漳水:在今河北省。葛陂:在今河南省禹县南。龙:指龙蛇。蒲鞭:用蒲草搓成的鞭子,这里借指游手好闲的人。 【赏析】 《送张云岊入堆篮》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首联写张云岊入山采香,自己则留在山下作赋吟咏;颔联写二人相遇的情景,互表心意;颈联写两人的友情深厚
【注释】 ①蓝:指山洞。洞在蓝山上,故称蓝洞。 ②上岩:山崖。幽:深邃,幽深。 ③“云烟”句:指洞内的云雾缭绕,石壁上生长着千年古藓,显得秋意浓重。象:传说中能通晓佛法的圣物。 ④迹:痕迹。龙、象:传说是龙王、象神留下的踪迹。 ⑤圣贤:指孔子、老子等古代圣贤的遗像和遗迹。 ⑥石乳:钟乳石。花迸:钟乳石因水流侵蚀而裂开成花状。 ⑦龛:石窟中的小室,这里指石窟内供奉的佛像。香:指燃烧的香炉。 ⑧积劫
【诗句释义】 瓦灯:古代的照明器具,用瓦做成。 薪穷兰麝后:指烧柴时,香气四溢,如同兰麝之香。 焰劫几销沉:火焰在燃烧,几乎要消失殆尽。 得借此陶力:借这陶炉的力量。 应知不昧心:应当知道,不会迷失方向。 光舍一珠藏:光华中,一颗宝石隐藏其中。 烟袅九龙阴:烟云缭绕,犹如九条龙在阴暗处盘旋。 若并铜荷影:假如和铜荷叶的影子一起。 终怜古翠侵:终究是喜爱那被岁月侵蚀而显得苍翠欲滴的样子。 【译文】
注释: 岂有灵妃过,将无蒋诩同。 意思是:“哪里有像王羲之那样高雅的文人来欣赏这些竹子,难道就没有像蒋诩那样的高人来欣赏这些竹子吗?” 数枝湘水北,三径峡云东。 意思是:“有几枝竹子长在湘江北面,三道小径通向峡谷云雾之中。” 花事檀栾外,桐声律吕中。 意思是:“花草的事情在山野之外,桐树的声音在律吕之间。” 吟篁非仿吏,畚锸自田翁。 意思是:“吟咏竹林不是为了模仿官吏
【诗句注释】 1. 相忆报平安:相互思念,希望对方平安。 2. 何如径里看:在近旁观看。 3. 思浮金沆瀣:思念如浮在空中的金色露水。 4. 且卧碧琅玕:暂且躺卧在绿色的玉树(指竹)上。 5. 濯粉将风笑:洗涤着白粉迎接春风,好像在嘲笑。 6. 捎烟及夏寒:随风飘动,带来夏日的凉爽。 7. 预愁东海客:预先担心东海之滨的客人。 8. 点简为渔竿:简化竹简,作为钓鱼竿。 【赏析】
柴紫庵贻庸上人 擘壁久禅定,不知春草黄。 锡前断人迹,天外闻空香。 海藏真乘少,花宫历劫忙。 何能滞言义,于世作津梁。 注释: 柴紫庵:指僧人,名不详。贻庸上人:即贻庸法师,为僧号。 擘壁:指在壁上开凿,形容修行者刻苦修持。 禅定:指禅宗的静坐冥想,达到心无杂念的境界。 锡前:指僧人随身携带的一种金属容器,用于存放佛珠,以示清净之心。 天外:指天空之外,形容境界高远。 空香:佛教用语
登仲宣楼 历史与现实交织见证,文化与风景共融 1. 诗作背景 - 诗人史谨生平及时代背景 - 仲宣楼历史和命名由来 - 襄阳作为三国古地的历史地位 2. 诗句原文 - “石削玉阳平”:描述仲宣楼地理位置特征 - “楼簪百堞城”:描绘楼的雄伟与结构特点 - “三秋屈子地”:借用屈原故事增添文学色彩 - “十载仲宣名”:表达对王粲历史功绩敬仰 3. 译文解析 -
【注释】 赋得高杨拂地垂:即“高扬”,指柳树。 清阴何处逢:清,清幽。阴,荫。清阴,即浓阴。 曲水紫烟浓:曲,弯曲。水,指池中流水或池塘。 映户眠初稳:映户,指柳影。 窥茵舞欲慵:茵,草垫。 香尘凡几缕,锦浪有千重:香尘,比喻柳丝如香飘散。锦浪,比喻柳浪。 莫共将离赠,年年恼岸容:离赠,离别赠别。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景。首句起笔,就点明柳树的枝条长而直,犹如高扬的柳枝拂地垂下
注释:与客人约定去常公的禅房,我解开衣带经过竹林小院,打开襟怀坐在香台旁边。绿竹丛中重新披上蕙草,黄金色偏落在秋日的槐树旁。 赏析:此诗描写了主人约客到常公禅房的幽雅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全诗意境清幽,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富有诗意
注释:与朋友约定去常公的禅房拜访。 终日结跏丈室,六时诵念花龛。 整日盘腿坐着,早晚诵读经文。 空余枥嘶骏马,别有丛发优昙。 只有那些被遗弃的骏马,还有那散发着香气的花。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禅宗生活的诗。首联写自己与朋友们在禅房中共同修行、共度时光的情景;颔联写自己每日早晚诵读经文,虔诚修行的生活状态;颈联写自己独自留在寺院里,陪伴自己的只有那匹被遗弃的骏马以及散发香气的花
送熊博士羽人度海之文昌 横经依绝岛,津筏意如何。 一片浮天色,千秋化雨过。 异香丹窨发,仙液锦林多。 遥忆南云响,春风鼓瑟歌。 诗句注释: - 横经依绝岛:横经是指横渡大海,依绝岛意味着在孤岛上渡过了大海。 - 津筏意如何:津筏指的是渡过大海的工具,即船只,这里的“意如何”表示对渡过大海后的情景感到困惑或不确定。 - 一片浮天色:形容海面上的天气变化,如同天空中的景色。 - 千秋化雨过
注释: 送熊博士羽人度海之文昌:送给熊博士(或熊先生)的羽人(道士)渡过大海。 一毡元不薄,秋去苦炎蒸:一床毡子原本就很厚实,但到了秋天,天气炎热潮湿。 蛤月宛相照,鹏风还可乘:蛤蜊壳上的月光好像在相互辉映,鹏飞乘着风还可以飞得更高。 问奇知鸟迹,散帙到鱼镫:询问奇物可以知道鸟儿的痕迹,散开书卷可以看见鱼车的影子。 何待稽淳古,斯人尚结绳:何必等到查考古代的文献,这样的人才还会用结绳记事。 赏析
释义: 黄逢永,字子美,号薜蕊斋主人,是明代著名诗人。 身世复何营,空斋薜蕊名。 空置的书房中摆放着薜(一种植物)和蕊(指花的花瓣)的装饰品,象征着作者的志趣高雅。 烟霞无结搆,竹素宛逢迎。 窗外的自然风光与室内的书籍相映成趣,仿佛在迎接作者的到来。 对此道心长,翛然尘虑清。 面对自然美景,作者的心灵得到了净化,远离了世俗的纷扰。 因知吟啸者,岂作蠹鱼生。 只有那些真正懂得欣赏自然之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