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毡元不薄,秋去苦炎蒸。
蛤月宛相照,鹏风还可乘。
问奇知鸟迹,散帙到鱼镫。
何待稽淳古,斯人尚结绳。
注释:
送熊博士羽人度海之文昌:送给熊博士(或熊先生)的羽人(道士)渡过大海。
一毡元不薄,秋去苦炎蒸:一床毡子原本就很厚实,但到了秋天,天气炎热潮湿。
蛤月宛相照,鹏风还可乘:蛤蜊壳上的月光好像在相互辉映,鹏飞乘着风还可以飞得更高。
问奇知鸟迹,散帙到鱼镫:询问奇物可以知道鸟儿的痕迹,散开书卷可以看见鱼车的影子。
何待稽淳古,斯人尚结绳:何必等到查考古代的文献,这样的人才还会用结绳记事。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熊博士的一次送别之作。诗中通过描写熊博士的羽人渡海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同时也赞美了熊博士的智慧和才能。
首句“一毡元不薄”,诗人通过描写一床毡子原本就很厚实,但到了秋天,天气炎热潮湿,来表达对友人的关切之情。这里的“毡”指的是熊博士的羽人所用的毡子,而“一毡元不薄”则是指熊博士的羽人已经足够厚了,足以抵御秋天的炎热潮湿。这一句既描绘了熊博士羽人的生活状态,也表达了诗人对熊博士的关心。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通过描写熊博士的羽人渡过大海的景象,以及他对各种事物的观察和思考,进一步赞美了熊博士的智慧和才能。“蛤月宛相照,鹏风还可乘”这句诗,诗人以蛤蜊壳上反射出的月光为引,联想到鹏飞乘风而行的场景,赞美熊博士的聪明才智,能够在困境中寻求出路。
诗人通过对古代典籍的引用和自己的感慨,表达了对熊博士的敬意和期望。“何待稽淳古,斯人尚结绳”这句诗,诗人以“何待稽淳古”来形容熊博士的智慧,认为他并不需要查阅古代典籍来证明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而“斯人尚结绳”则是指像熊博士这样有智慧的人,还应该继续使用结绳记事的方式。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熊博士的敬仰之情,希望他能继续保持这种智慧和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