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垣霜藓湿,鸡犬四无闻。
怪树作人立,断碑经火焚。
沟鱼争雪水,山鸟哢朝昕。
信步不知处,风林樵运斤。
这首诗的原文和译文如下:
荻港
空垣霜藓湿,鸡犬四无闻。
怪树作人立,断碑经火焚。
沟鱼争雪水,山鸟哢朝昕。
信步不知处,风林樵运斤。
译文:
荒凉的港口,四周都是枯萎的草丛,只有霜气和苔藓在潮湿的墙壁上显得格外清晰,听不到鸡鸣狗吠的声音。
奇怪地,这棵大树竟然直立着像人一样站在那里,仿佛在等待什么。断碑经过火的洗礼后变得面目全非,已经无法辨认了。
沟里的鱼儿争相抢食着雪水中的残存食物,而山上鸟儿则欢快地唱着早晨的曲子。
我信步在这片荒凉之地,不知道该往哪里走。风中传来阵阵砍柴声,原来是樵夫们在用斧子砍伐树木。
注释:
- 荻港:指的是古代的港口,可能是一个位于江边的地方,因为诗中的描写给人一种荒凉的感觉。
- 空垣霜藓湿:空荡的城墙上长满了苔藓,被霜打湿了。
- 鸡犬四无闻:周围没有鸡鸣狗叫的声音。
- 怪树作人立:一棵奇怪的树就像一个人站在那里。
- 断碑经火焚:一座断裂的石头碑经过了火的洗礼。
- 沟鱼争雪水:沟里的鱼在争夺着剩余的雪水。
- 山鸟哢朝昕:山中的鸟儿在欢快地歌唱着早晨的旋律。
- 信步不知处:随意漫步,不知道自己走到了哪里。
- 风林樵运斤:风吹过树林,传来了砍柴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描述将读者带入了这个场景。首句“空垣霜藓湿”就给人一种冷清、凄凉的感觉,让人不禁想要探索这个港口的秘密。随后,诗人描述了周围的环境:“鸡犬四无闻”和“怪树作人立”。这些细节都增添了一种神秘的氛围,让读者对这个港口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
第二句“断碑经火焚”,则是对港口历史的一种暗示。断碑的存在似乎暗示着港口曾经有过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这种历史的痕迹让港口变得更加神秘。
接下来的诗句继续展现了港口的景象:“沟鱼争雪水,山鸟哢朝昕。”这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沟里的鱼和山中的鸟儿都在为了生存而努力着,这种景象让人深感生命的顽强和美好。
最后一句“信步不知处,风林樵运斤”,更是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孤独与迷茫。他在这个荒凉的地方信步行走,不知道自己究竟到了哪里。风中传来的砍柴声让他想起了自己的生活,那种对生活的渴望和对过去的怀念交织在一起,让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过去的思念。它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