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逆湖波涌,维舟傍浅沙。
松山双石巘,茅舍几人家。
霜树明丹叶,寒蔬长绿芽。
客乡今夜月,伴我宿芦花。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词的赏析能力。
“泊松山湖”:在松山湖边停泊。泊:停船靠岸;松山:即松山湖,是地名;湖:指松山湖。
“风逆湖波涌,维舟傍浅沙。”:逆风浪大,湖水汹涌,我乘船停泊在浅沙滩上。维舟:系船,泊:停船靠岸;湖畔:靠近湖水的岸边。
“松山双石巘,茅舍几人家。”:山势高峻,有两座山峰耸立着,旁边有几间茅草房子。
“霜树明丹叶,寒蔬长绿芽。”:树林被霜打后,叶子变得鲜红明亮,而菜地里的青菜也长出嫩绿的芽儿了。
“客乡今夜月,伴我宿芦花。”:在异乡过中秋节,今晚月光下,我陪伴着它(芦苇)睡觉。
【答案】
泊松山湖
风逆湖波涌,维舟傍浅沙。
松山双石巘,茅舍几人家。
霜树明丹叶,寒蔬长绿芽。
客乡今夜月,伴我宿芦花。
译文:
逆风的浪涛把湖面掀得波浪翻滚,我只好停舟在浅水沙滩上。
两座山峰矗立着像两个石笋,旁边有几间茅草房点缀其中。
树林被霜打过以后,叶子变得鲜红明亮,而菜地里的青菜也长出嫩绿的芽儿了。
在异乡过中秋节,今晚月光下,我陪伴着它(芦苇)睡觉。
赏析:
首联描写泊松山湖时的自然景物。作者在诗中用“风逆”“湖波涌”等词语描绘出了一种自然景观,使整个场景显得生动、形象。同时,这两句诗还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颔联描写了诗人看到的景象。“双石巘”,指两峰并耸;“茅舍几人家”,指周围环境简朴清幽。通过这两个景象,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颈联描写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的所见所感。树林被霜打过以后,叶子变得鲜红明亮,而菜地里的青菜也长出嫩绿的芽儿了。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又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感悟和欣赏。
尾联则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客乡今夜月,伴我宿芦花。”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异乡过中秋节,今晚月光下,我陪伴着它(芦苇)睡觉。这里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之情,也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