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郭涧声急,西藩山势高。
井泥淘白骨,础石铲黄蒿。
新廨林獐过,虚廛野雉号。
从兹远兵难,庶可息民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桐城即事》,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下面我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解析和赏析:
诗句解析:
“东郭涧声急”:描写了东边山涧的湍急水流声。
“西藩山势高”:描述了西边山脉的高峻地势。
“井泥淘白骨,础石铲黄蒿”:通过井水和础石的描绘,表现了环境的荒凉和艰苦。
“新廨林獐过,虚廛野雉鸣”:描绘了新的衙门周围树林中獐子和野鸡的声音。
“从兹远兵难,庶可息民劳”:表达了作者希望从此可以远离战乱,人民能够减轻劳苦的愿望。
译文:
在东边的山涧,听到急促的水声;
西边的山峰高耸,气势磅礴。
井水中洗出的是白骨和淤泥,而础石上被铲去的是杂草。
新衙门附近有獐子和野鸟的叫声,
从这里远离战争,百姓就可以减轻劳苦。关键词注释:
“东郭涧声急”:东边的山涧,声音急切。
“西藩山势高”:西边的山脉,地势高大。
“井泥淘白骨,础石铲黄蒿”:井中的泥水冲刷白骨,础石被挖走黄蒿。
“新廨”:新建立的官府。
“林獐过”:树林里獐子经过。
“虚廛”:空旷的地方,这里指官府周围的空地。
“野雉鸣”:野生的野鸡叫。
“兵难”:战争带来的困难。
“庶可息民劳”:希望能够使百姓不再受战争之苦。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桐城自然景色和当地生活的诗作。诗人通过对桐城山川、河流、林木和动物等自然元素的细致描绘,展现了桐城的壮丽景象和宁静氛围。通过这些生动的描述,诗人传达了一种对和平与安宁的向往和追求。此外,诗人还通过提到“新廨”和“虚廛”,“林獐过”和“野鸡鸣”等意象,反映了桐城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最后,诗人以希望“从兹远兵难,庶可息民劳”作为结尾,表达了他对未来和平生活的美好愿望。整首诗既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体现了他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