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秋雨一犁深,江上楼台绿树阴。
使客轺车来稳稳,王侯版籍会骎骎。
精神独得骊黄外,骚雅元非蟋蟀吟。
左辖才兼文武职,拱听当宁赐俞音。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综合赏析。注意通晓诗意,体会其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诗人的审美情趣;同时还要了解诗中的典故、作者的相关情况。此题要求逐句解释诗句的意思,并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情感。
“稻田秋雨一犁深”,这句是写景,描写了稻田里秋雨之后,农民耕田的艰辛。“稻”是农作物,这里指庄稼;“秋雨”是季节特点,“深”有多重含义:一方面指雨水多,另一方面指耕耘的时间久,这两方面结合起来,说明天气之冷,农民耕作的辛苦。这是对农民劳动状况的真实描绘,反映了农民生活的艰苦。
“江上楼台绿树阴”,“江上楼台”,即临江的楼台,在古代诗词中,常常用来点染环境,渲染气氛。“绿”字写出了树木的颜色,“阴”则表明了树木的浓密,也表明了时间的推移,从早到晚,天色渐暗,所以用“绿树阴”来修饰。
“使客轺车来稳稳,王侯版籍会骎骎”,“使客轺车”,即使者所乘的车;“版籍”,指户籍。“来稳稳”,是说使者来了又稳又快;“会骎骎”,是说王侯的户籍登记工作也会很快进行。两句连起来,是说使者到来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朝廷,而且王侯的户籍登记工作也将很快开始。这两句是说,使者的到来和王侯户籍的登记工作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这里的“来稳稳”、“会骎骎”都是形容使者和户籍官的工作效率高。
“精神独得骊黄外,骚雅元非蟋蟀吟”,“精神”一词在这里是比喻,是指精神、思想、境界等。“骊黄”,出自《吕氏春秋》中的话:“孔子观于吕氏正门,有Yellow思过者,舍而欲往,去后三月,复反,告于其君曰:‘吾以夫子为圣人,今方睹之,乃以为寻常人也。’颜渊问焉,曰:‘子何以知之?’曰:‘始吾过也,自计而无与于人,见夫子之闻声而知得失也。故吾常掩口而笑。及今定省于夫子之过,日知其所亡而默识之。”可见“骊黄”指的是孔子。“骊黄外”,即指孔子。孔子曾说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见《论语》),意思是时间像流水一样不断流逝,不分白天黑夜地向前奔流而去。孔子一生勤学好问,不知疲倦地探求真理。他的精神境界高远,他的思想和境界远远超出了常人的范畴。因此,这里用“精神独得”来形容孔子的思想和境界的高远和深邃。
“骚雅元非蟋蟀吟”,“骚雅”,出自《离骚》,原意为《离骚》这种诗歌的风格。此处泛指诗歌。《离骚》是战国时期楚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创作的长诗,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离骚》中屈原抒发了忧国忧民之情,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这里的“骚雅”,就是用来形容屈原的诗歌风格。因为《离骚》是屈原所作,所以这里的“骚”就指的是屈原。“元”,第一。“吟”,即吟咏。“蟋蟀吟”,即鸣虫叫春,指春天的到来。两句的意思是,屈原的诗歌(骚),并不是像蟋蟀鸣春那样单调乏味;屈原的诗歌(骚)是富有激情和活力的。
“左辖才兼文武职,拱听当宁赐俞音”,“左辖”,即左司马;“才兼文武职”,是说才能出众,文能安邦治国,武能保卫家国。“拱听”,即拱手恭敬地聆听;“宁”,这里是代词,代指君王;“赐俞音”,即赐给肯定的回答或表示允许的命令。整句话的意思是说,这位官员既能够处理政务,又有武功才干,现在正在恭恭敬敬地聆听皇上对他的任命或命令。
【答案】
次权伯文韵并以送行二首
稻田秋雨一犁深,江上楼台绿树阴。
使客轺车来稳稳,王侯版籍会骎骎。
精神独得骊黄外,骚雅元非蟋蟀吟。
左辖才兼文武职,拱听当宁赐俞音。
赏析:
这首诗共八句四联。前两联分别写了农民辛勤耕作的场景和使者到来以及王侯的户籍登记工作的繁忙景象。后两联则分别赞美了孔子的高尚品格和屈原的不朽篇章。
第一联“稻田秋雨一犁深”,写农民在秋天的田野劳作的情景。秋雨绵绵,稻田里的农事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但农民们仍然不厌其烦地耕作着。
第二联“使客轺车来稳稳,王侯版籍会骎骎”,写使者的到访和王侯户籍的登记工作都很迅速进行着。这里的使者和官吏都表现出了很高的工作效率。
第三联“精神独得骊黄外,骚雅元非蟋蟀吟”,赞扬孔子思想境界的崇高和屈原作品风格的雄奇瑰玮。这里的“骊黄”指的是孔子,“骚雅”指的是屈原的作品风格。这两句的意思是,孔子的思想境界高远,屈原的文章风格豪迈雄奇,都不是像蟋蟀鸣春那样单调乏味。
第四联“左辖才兼文武职,拱听当宁赐俞音”,写这位官员既有处理政务的才能也有武功才干,现在正在恭恭敬敬地聆听皇上对他的任命或命令。
全诗通过描述农民的辛勤工作、使者的到访以及王侯的户籍登记等工作场景,赞颂了孔子的思想境界和屈原的作品风格,最后赞扬了这位官员的能力与品质,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以及对人才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