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茶未了过黄湓,赵老洲平不见村。
舟子指西微笑说,不消一会到城门。
赵老洲:地名,位于今江西九江。
杯茶未了过黄湓:意思是说,喝完杯中的茶还未喝完时,已经来到了黄湓(在今江西省彭泽县西)。
赵老洲平不见村:意思是说,到了黄湓后,再也看不到村庄了。
舟子指西微笑说,不消一会到城门:意思是说,船夫指向西边微笑着说:“不用多久就会到达城门了。”
杯茶未了过黄湓,赵老洲平不见村。
舟子指西微笑说,不消一会到城门。
赵老洲:地名,位于今江西九江。
杯茶未了过黄湓:意思是说,喝完杯中的茶还未喝完时,已经来到了黄湓(在今江西省彭泽县西)。
赵老洲平不见村:意思是说,到了黄湓后,再也看不到村庄了。
舟子指西微笑说,不消一会到城门:意思是说,船夫指向西边微笑着说:“不用多久就会到达城门了。”
诗句释义: 海道人多变,高邮使不还。 - 海道:指从海上的交通要道,这里指代海上的商旅。 - 人多变:形容人心难以预测,变化无常。 - 高邮使: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此处可能是指负责高邮地区的官员。 - 不还:没有回来,指官员未能完成使命。 招安须爵禄,恩德重丘山。 - 招安:古时候的一种政策,通过给予一定的荣誉和利益来安抚叛乱或反抗者。 - 爵禄:古代的官衔与俸禄
书事五首次郡侯韵其四 明陶安诗作,展现官军与民生之苦乐 在明代的诗歌艺术宝库中,诗人陶安的作品《书事五首次郡侯韵 其四》以其深刻的社会洞察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脱颖而出。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状况,还深刻揭示了民生问题和军事征伐带来的矛盾与困扰。 首句“郡境多供给”描述了官府对地方资源的大量需求。在古代,政府机构庞大且频繁,对物资的需求极大。这不仅反映了官员阶层的权力集中和对资源的需求
【注释】 书事五首次郡侯韵 其二:诗题,即“书事五首”中的第二首。次:第二。 戈船明粉黛:用“戈船”,暗指军队;“粉黛”,女子的化妆。形容军中妇女。 羽檄:古代用于传达军情的竹简或羽毛写的文书。 苗卒(zú):指少数民族士兵。藏深邑:躲藏在偏僻的地方。 彭营:军营。掠近村:抢掠邻近村庄。 锦绫裁裤窄:形容战乱中,百姓生活困苦,只能穿粗布做的衣服。 银镪(qiàng):古时钱币,这里泛指金银财宝。
【诗句解析】 书事五首次郡侯韵 其三:这首诗是第五次在郡中作的诗,用郡侯的韵。 1. 古昔兵农一,方今此法成:古时军队和农民合一,现在这个方法已经形成。 2. 忠勤争禦侮,字牧必留情:忠于勤勉,争先防御外侮,治理民众必须尽心。 3. 牛酒行郊劳,熊罴听鼓鸣:牛酒犒赏在郊外辛勤劳作的人们,熊罴聆听鼓声。 4. 倘非明纪律,未见有功程:如果不是明确纪律,就不能看到功业的进程。 【译文】
耕桑田野近,戎马路途长。 有职居危地,无心入醉乡。 良民新习战,役户重遭伤。 正待汾阳辈,功庸辅李唐。 注释: - 耕作和耕种是农业的基本活动,而田野则是这些活动的场所。 - 戎马是指战争中的骑兵,路途则指的是他们行军的道路。 - 有职是指有职责或官职的人,他们可能因战争或其他原因被迫居住在危险的地方。 - 无心是指没有心思或意愿去享受生活,而醉乡则是一个让人忘记现实,沉醉其中的地方。 -
【注释】 治功思渤海:治理郡县的工作要像渤海那样伟大。 文气:文章的气势。 架插牙签轴,家藏玉玺书:“架上插着牙签轴的卷轴,家中收藏着玉玺书。”玉玺,古代帝王的信符,此处指皇帝的命令。 有恩施郡邑:给郡县人民带来恩惠。 无暇问田庐:没有功夫去打听百姓的生活情况。 武备新严整:军事防备重新加强整顿。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收到大本监郡的诗歌后作答的一首和诗。首联“治功思渤海
幽居无限好,梦不到琼林。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幽居中所感受到的美好和宁静。"无限好"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状态的极度赞美和珍惜,"梦不到琼林"则暗示了这种美好生活与现实的隔离,无法通过梦境去实现。 菜甲珊瑚脆,松根琥珀深。 这句诗以生动的比喻描述了幽居中自然景观的美丽。"菜甲珊瑚脆"中的"菜甲"指的是蔬菜的嫩叶,用来形容其新鲜、嫩绿;"珊瑚"则形容这些蔬菜如同珊瑚般美丽多彩
注释:在郡守任上,我遇到了许多有才华的士人。吟咏诗歌让我感到自由自在。军队驻扎的地方被我的威名所征服,名字也被写在皇帝的御屏上。 译文:在郡守任上,我遇到了许多有才华的士人。吟咏诗歌让我感到自由自在。军队驻扎的地方被我的威名所征服,名字也被写在皇帝的御屏上。 赏析: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他对诗歌的喜爱和对人才的欣赏。他用“哦诗得自如”来表示他的诗歌创作过程轻松愉快,没有任何压力和拘束
【注释】 幽居:隐居。九次:指隐居生活的次数。监郡:官名,掌管一郡的政务。韵:诗歌的一种体裁。其三:这是组诗中的第三首。监郡:官名,掌管一郡的政务。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珍视。前四句写隐居之乐,后四句抒发不慕荣利的思想。全诗格调高洁,情调宁静。 “幽居无限好,猿鸟语高林。”这两句是写诗人的心境,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向往。在诗人看来,幽居的生活是美好的,它没有官场上的勾心斗角
幽居无限好,托兴在云林。 兰气山轩净,槐阴石径深。 霜螯肥斫玉,腊酒满浮金。 对景皆成乐,逍遥物外心。 释义: 1. 幽居无限好,托兴在云林。 注释:幽居,指隐居的地方;托兴,寄托兴致;云林,指高远的山林。 赏析: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2. 兰气山轩净,槐阴石径深。 注释:兰气,指兰花的香气;山轩,指山峰之巅的亭台;槐阴,指槐树的阴影;石径,指石头铺成的小路。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主题、情感的理解能力。解答时明确每句的注释,结合全诗的内容理解即可。 拦江矶:在湖北宜昌市南,长江与清江汇合处。此诗是写诗人乘船从宜昌东下至巫山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朝来东北好风生”,点明时间地点和天气。第二句“吹得云帆似叶轻”描写船帆被风吹动的情形,写出了船行之快,以及诗人此时的心情,表现出诗人豪迈奔放的性格特点。第三句写船过险滩。第四句写船过险滩后的感受
【注解】: 1. 李扬:指李杨河。 2. 顺风帆过:指顺风航行,帆过。 3. 平矶:指河中平坦的石矶。 4. 绝江:意为乘船渡过江去。 5. 大龙山:在今安徽宿县西北,因形似龙而得名。 6. 如螺:像螺一样。 7. 赏析:此诗写诗人乘坐轻舟,顺风驶过李扬河,到达平矶,然后乘舟渡江,经过大龙山,最后抵达宿县,沿途所见之景,皆入画来,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风光图
那吒石 何处飞来臂有翰,峰头毛发照波寒。 不知元是那吒石,误作巫山十二看。 译文 哪里来的大石头竟然长着翅膀,山峰顶端的毛发在水波中显得格外寒冷。 不知道它是那吒石,却将它误当作了巫山的十二峰。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那吒石的奇特之处。诗人以那吒石为线索,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诗中那吒石的出现与消失,如同一个谜一般引人入胜
【注释】 浊酒:指劣质酒。浊醪,浊酒。杯面:酒的表面。涨桃花:形容酒面上有如桃花盛开般的泡沫。雪后阳春:比喻好光景。满一槎(chua):满一船。槎,竹筏子。北斗酌流霞:《列子•汤问》中记载:“尧治天下二十年而寿,自老娶少女子为妃,二女御之,常引被覆之,帝遂不乐,去五府之官,隐于桃花源中,与二女相对而饮者三年,乃辞曰:‘某年老将至,愿得一良人与之百年也。’妻许大以为不可,曰:‘君何急焉
【注释】 安庆:今安徽安庆市。廖玉溪宪副等:指廖玉溪,即廖汝忠(1504—1576),字玉溪,江西宜黄人。万历进士,官至南京大理寺少卿、兵部右侍郎兼左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大同。 东下:指从南京往东下江南。 仙舟:神话中的船,这里指作者乘坐的船。 惆怅:因不如意而感到失望、悲伤。 篷底话:指在船上与廖汝忠等人交谈。 龙湾:地名,在今安徽怀宁县南。 【赏析】
【解析】 本诗写景,意境清幽。首句“望东流”为全诗定调,点明题意。颔联写景,“千嶂浮空翠入舟”写出山势的陡峭、青翠,“乱云堆里指东流”写云雾缭绕,时聚时散,时升时降,时隐时现,变幻莫测,暗示出诗人的心境也如云海般难以预测,充满迷惘和困惑。颈联写情,“无缘结得烟霞伴”写自己与烟霞难遇,“架屋松风最上头”写自己渴望高洁的情操与超脱尘世的情怀。尾联抒发感慨,“无路通归去来之途”。 【答案】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