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迹阎浮三十年,梦中仿佛类生前。
正缘理有无生妙,只此能参过去禅。
【注释】
梦兴云山:指在梦中游历云山。
脱迹阎浮三十年:脱离凡俗,隐居三十年。
理:佛家语,道理、法则。
有无生妙:即无生妙有。
参过去禅:参究佛理、修习佛法。
【赏析】
“脱迹阎浮三十年”,此句为全诗之发端。意谓诗人从尘世超脱出来,已三十年矣。这里用典,脱迹于人间,是说诗人出世了,他远离人世间的一切纷扰,潜心修行。
“梦中仿佛类生前”,这是说在梦中的他与生前一样。这一句中,诗人运用了“类”这个字,表明自己虽身处梦境之中,但心境却与生前无异。这种心态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和世事的超然态度。
“正缘理有无生妙”,这是说,诗人之所以能够如此,是因为他已经领悟到了佛教的“有无生妙”的道理。这里的“理”指的是佛教的道理、法则。而“无生妙”则是指佛教的一种思想,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没有永恒的实体存在。这种思想让诗人对世间的一切有了新的认识。
“只此能参过去禅”,这是说自己能够参悟过去禅宗的道理。这句中的“参”指的是参悟、研究的意思。而“过去禅”则是指禅宗的教义和修行方法。诗人通过对这些知识的研究和理解,达到了一种心灵的解脱和升华。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梦中与生前相似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死和世间纷扰的超然态度以及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领悟。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和解脱的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