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志慕前矩,琴趣愧难续。
弃米曾赋归,云何效奔逐。
慈亲日向老,无以报鞠育。
明经不取士,奉养心未足。
携家客秦淮,苍苔蔽荒屋。
年丰公廪虚,半载不沾禄。
妻子乐从俭,朝夕共饘粥。
母心爱两孙,每食分鼎肉。
自怜头上巾,兴到无酒漉。
怡然坐窗下,一笑对秋菊。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韦庄的作品。全诗以述怀的形式,抒发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回忆、感慨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之情。
译文:
我早年有志于追求前贤,但琴艺却无法继续深造。曾经弃米而赋归田,如何能追赶世俗的奔逐?慈祥的父母日渐老去,我无法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虽然考取过功名,但我并未以此作为人生的唯一目标,奉养老亲的心还不够。携家带口来到秦淮河边,只见荒屋里长满了苍苔。年景丰收时公家的仓廪却空虚如也,半年下来也没有得到一点俸禄。妻子儿女都过着清贫的生活,他们从早到晚只吃粥充饥。母亲疼爱自己的两个孙子,每当吃饭时都会将肉切成两半分给孩子们吃。自己则怜惜头上戴的头巾,兴致来了却没有酒可以过滤出来喝。坐在窗下怡然自得,对着秋天盛开的菊花微笑。
赏析:
韦庄是中国唐朝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抒情见长,善于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在这首诗中,韦庄通过描述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展现了他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望。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情感真挚。韦庄通过描绘家庭琐事、田园风光、季节变化等自然景象,传达了自己对家庭的关爱、对父母的责任以及对生活的无奈和无奈。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韦庄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学功底和独特艺术风格的诗人。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才华和情感,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