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阁风清夜不惊,洱云万里重长城。
玉存幸赖昆炎熄,狼殪犹疑虎暴横。
每颂甘棠春已满,式承金豸馈非轻。
明朝鞍马辞公去,还把绨袍说此情。
南山沈廉宪以豸币贶贺
铃阁风清夜不惊,洱云万里重长城。
玉存幸赖昆炎熄,狼殪犹疑虎暴横。
每颂甘棠春已满,式承金豸馈非轻。
明朝鞍马辞公去,还把绨袍说此情。
注释:
南山:指代作者所在的地理位置。沈廉宪:可能是诗中人物的姓名,或者是地名、官职等。豸币:古代的一种礼器,这里指的是礼物。贶贺:赠送祝贺之意。
诗句翻译:
在清风徐来的夜晚,山岭上的风声并不使人感到惊扰,远处洱海的云雾仿佛万里长城一般绵延不绝。
幸好有昆仑之火将野狼熄灭,否则的话,那凶残的老虎也可能会肆意横行。
每回赞美那甘棠树(一种植物),春天的气息已然充满;现在接受你送来的礼物(金龟),这份心意实在不轻。
明天早晨我就要告别了你,还将那用粗布制成的袍子作为纪念来表达对你的深情厚意。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诗。诗人在诗中描述了自己在南山上看到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对沈廉宪的感激之情。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友情。
“南山沈廉宪以豸币贶贺”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南山上的沈廉宪以礼器赐给诗人礼物表示祝贺。这里的“豸币”是指古代的一种礼器,用于赠送或接受礼物。而“贶贺”则是赠送祝福和庆祝的意思。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沈廉宪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友人的尊重和珍视。
“铃阁风清夜不惊,洱云万里重长城” 这句诗描绘了南山上的宁静景象。诗人在山顶上的亭子里看到了洱海边的云彩,它们如同万里长城一样壮观。这里的“铃阁”可能是指一座高耸入云的楼阁,诗人在这里观赏风景,感受到了自然的美景和宁静的气氛。
接下来两句诗”玉存幸赖昆炎熄,狼殪犹疑虎暴横”,则进一步展开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描述。诗人在这里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洱海边的景色比作一幅画卷。他认为,正是因为有了昆仑山上的火焰熄灭了野狼,才有了虎豹横行的壮美景色。这里的“昆炎”指的是昆仑山上的火焰,象征着自然界的力量和神秘。而“狼殪犹疑虎暴横”则进一步描述了大自然中的生灵们相互依存、相互制衡的关系。
接下来的三句诗”每颂甘棠春已满,式承金豸馈非轻”,继续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慨。他感叹春天已经到来,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勃勃。同时,他也接受了朋友送来的礼物——金龟,这份礼物对他来说意义重大,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财富,更是友谊的象征。
最后一句诗 “明朝鞍马辞公去,还把绨袍说此情”,则表达了诗人对即将离别的朋友的不舍之情。他计划明天离开,但在临走之前,他还要把用粗布制成的袍子作为纪念来表达对他的深情厚意。这里的“绨袍”指的是用粗布制成的袍子,通常用来表达深厚的友情和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南山景色的描绘以及对自然生灵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友情的重视。诗中的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使得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