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空云净迥无痕,万里堪舆一照匀。
砌近银蟾移席满,山高弦管自天闻。
白生蔀屋浑疑昼,光闪层峦欲转坤。
闻说秋光随处好,试从玄兔问乡园。

中秋同张东溪赞戎涂桂泉谪仙饮三宝山

碧空云净迥无痕,万里堪舆一照匀。砌近银蟾移席满,山高弦管自天闻。白生蔀屋浑疑昼,光闪层峦欲转坤。闻说秋光随处好,试从玄兔问乡园。

注释:

碧空云净迥无痕:指天空中的云朵洁白如洗,没有留下痕迹。

万里堪舆一照匀:形容月光照耀下,大地万物都显得格外明亮、均匀。堪舆,一种古代星相学;照匀,照亮均匀。

砌近银蟾移席满:指月亮接近了台阶,仿佛要移动到座位上,让整个台阶都被照亮。移席,移动位置。

山高弦管自天闻:形容山上的乐声远远传来,如同从天上传来一样。弦管,乐器;自天闻,从天空传来。

白生蔀屋浑疑昼:比喻秋天的月光像白色的霜花一样,覆盖在小屋的屋顶上,让人感觉像是白天。

光闪层峦欲转坤:形容月光照射下的山峦,如同旋转的大地一般,给人一种壮丽的感觉。

闻说秋光随处好,试从玄兔问乡园:意思是听说秋天的光辉到处都很美,我试着向月亮询问故乡的景象。闻说,听到有人说;秋光,秋天的光辉;玄兔,神话传说中的月亮上的兔子;问乡园,打听故乡的情况。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以明月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联“碧空云净迥无痕,万里堪舆一照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月夜画面。诗人通过“碧空”和“云净”来形容夜空的清澈和宁静。而“万里堪舆一照匀”则表达了月光普照大地的情景,仿佛整个天地都被照亮了一样。这里的“堪舆”指的是星相学,用来形容月光照得均匀,给人间带来光明。

颔联“砌近银蟾移席满,山高弦管自天闻”,进一步描绘了月下的景色。诗人看到月亮渐渐靠近台阶,仿佛要将它移到自己的座位上,使得整个台阶都被照亮。而山上的乐声远远传来,如同从天空传来一样。这里的“银蟾”指的是月亮,而“弦管”则是形容音乐之声。

颈联“白生蔀屋浑疑昼,光闪层峦欲转坤”,则通过比喻的方式,描绘了月光的美丽。诗人将秋天的月光比作白色的霜花,覆盖在小屋的屋顶上,让人感觉像是白天一样。同时,月光照射下的山峦仿佛旋转的大地一般,给人一种壮丽的感觉。这里的“白生”是指秋天的月光,而“蔀屋”则是形容小屋的屋顶被月光覆盖的样子。

尾联“闻说秋光随处好,试从玄兔问乡园”,则是诗人的一种想象。他听说秋天的光辉到处都很美,所以尝试着向月亮询问故乡的情况。这里的“秋光”指的是秋天的光辉,而“玄兔”则是神话传说中的月亮上的兔子。诗人通过这个动作,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月光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同时,诗中巧妙地使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使整首诗更具诗意和画面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