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艾萧萧风露深,幽香潜处每重寻。
矜持自信无惭色,采掇谁怜羞献心。
隐谷操成情若寄,楚骚歌罢思难禁。
何人迹屏鲍鱼外,来伴花前居士吟。
兰赋和李居士
蓬艾萧萧风露深,幽香潜处每重寻。
矜持自信无惭色,采掇谁怜羞献心。
隐谷操成情若寄,楚骚歌罢思难禁。
何人迹屏鲍鱼外,来伴花前居士吟。
注释:
- 兰赋和李居士:这是一首咏物诗,以兰花自喻,赞美其高洁的品质。
- 蓬艾:指蓬草和艾草,这里用来比喻兰花的香气和形态。
- 萧萧风露深:形容兰花所处的环境寂静而深沉。
- 幽香潜处:指兰花的香气在不为人知的地方悄然散发。
- 矜持自信无惭色:形容兰花自视清高,不因世俗的眼光而感到羞愧。
- 采掇(cuī duō):采摘。
- 谁怜:谁能怜惜。
- 隐谷操成情若寄:形容兰花像隐士一样,情感寄托于自然之中。
- 楚骚歌罢思难禁:形容兰花在楚辞歌声中,感情难以抑制。
- 何人迹屏鲍鱼外:意思是没有人能够超越,如同鲍鱼之外无人能及。
- 来伴花前居士吟:意思是来陪伴花前的诗人吟诗。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兰花自喻,赞美其高洁的品质。全诗通过对兰花的形象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向往。
首句“蓬艾萧萧风露深”,诗人用蓬艾和风露来象征兰花,描绘了兰花所在的环境,给人一种宁静、深远的感觉。
次句“幽香潜处每重寻”,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兰花的香气,它虽然不为人知,但却深深地吸引着诗人,让人不禁去寻找它。
第三句“矜持自信无惭色”,诗人赞美了兰花的自视清高,它不因为世俗的眼光而感到羞愧。
第四句“采掇谁怜羞献心”,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兰花的喜爱之情,他愿意去采摘它,甚至有些害羞。
接下来的几句进一步描绘了兰花的情感寄托和楚辞歌声中的表达,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最后一句“何人迹屏鲍鱼外”,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高尚品德的追求,认为没有人能够超越自己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抒情,表达了诗人对于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