槭槭疏梧起暮思,与君岁晚见襟期。
霜蹄伏枥无虞坂,倦翼投林有好枝。
每忆赞猷囊脱颖,不随输饷茧抽丝。
循良自昔羞矜炫,肯讶阳城是钝迟。
这是一首送别诗,作于元和六年(811)。诗人在送澹所区经历的行前,写下了这首诗。
首句“槭槭疏梧起暮思”,写送别时傍晚梧桐树影摇曳,触动诗人暮思之情,点题送别。第二句“与君岁晚见襟期”,写诗人与友人约定来年秋天再相会。三、四两句写饯别情景:友人坐骑上霜的马蹄,已经伏在马槽旁,表示主人已将马匹喂养得十分肥壮;而倦鸟则栖息在树林中,表示主人待客已尽善尽美。
五、六句写友情深厚。五句说:“每次你称赞我如囊脱颖,而不随从你到他乡去抽丝。”六句说:“你循规守矩地做官,从不矜夸自己的才能。”七、八两句写诗人的谦让。七句说:“我自愧不如你善于应付世俗,怎敢与你争先呢?”八句说:“你阳城那样迟缓不急进,我又怎能讥笑你呢?”
赏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诗,作于元和六年(811)。诗人在送澹所区经历的行前,写下了这首诗。
首句“槭槭疏梧起暮思”是说黄昏时分,梧桐树的影子摇曳着引起诗人的思念之情。这里用“槭槭”形容梧桐树影子的飘忽不定,形象生动;用“疏”字来形容梧桐树枝叶稀疏,也显得空荡荡的;用“起”字来形容梧桐树影随风飘起,也显得十分自然。
次句“与君岁晚见襟期”,意思是说诗人与友人约定明年秋天再相见。这一句中的“岁晚”二字,既指秋末冬初的季节,也暗含着两人的情谊之深。
三、四两句“霜蹄伏枥无虞坂,倦翼投林有好枝”。意思是说:友人的坐骑上的霜雪已经融化,已经伏下在马槽旁,可以不用害怕路上的崎岖不平;而那只倦鸟正栖息在树上,表示它对主人十分满意。这里的“伏”“倦”等字,都表现了友人对自己深深的眷恋之意。
五、六两句“每忆赞猷囊脱颖,不随输饷茧抽丝”。意思是说:你常常夸赞我的才能,就像把口袋里的珍珠拿出来一样,而我从不随从你到他乡去抽丝。这里“赞”“输”“茧”等字,都表现了诗人的谦逊之情。
七、八两句“循良自昔羞矜炫,肯讶阳城是钝迟”。意思是说:我历来以循良自诩,从不夸耀自己,你也不会惊讶我像阳城一样迟钝吧?这里“自昔”“嫌”“讶”三个字,都表现出诗人的谦虚之意,也表现了他对朋友的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