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丞累诏援榆关,节钺长随塞外颁。
南国十年输税尽,北庭何日羽书间。
荒城笳落秦时月,绝岛屯高海上山。
自听秋风铃铎响,几将封事过朝班。

曹署感事

中丞累诏援榆关,节钺长随塞外颁。
南国十年输税尽,北庭何日羽书间。
荒城笳落秦时月,绝岛屯高海上山。
自听秋风铃铎响,几将封事过朝班。

注释:

  1. 中丞: 指朝廷中的官职。
  2. 累诏: 多次颁布的命令或诏书。
  3. 援榆关: 援,支援;榆关,指长城边的重要关隘。表示支援长城边境。
  4. 节钺: 古代的权杖,象征军政大权。
  5. 塞外: 指边疆或边境地区。
  6. 南国十年输税尽: 指的是中国南方地区经过十年的赋税已尽。这里可能暗含了战争导致的税收问题,或者表达了对南方长期战乱的担忧。
  7. 北庭何日羽书间: 北庭,指南方的边疆地区。羽书,古代传递紧急军事消息的一种文书,通常用羽毛书写。问何时才能收到北方的军事报告。
  8. 荒城笳落秦时月: 描述一个荒凉的城市在秦朝时的月光下响起的胡笳声。这里的“胡笳”,可能是指来自北方的少数民族音乐。
  9. 绝岛屯高海上山: 形容孤立的岛屿在海洋上显得高耸入云。
  10. 自听秋风铃铎响: 形容听到秋天的风吹动树叶和铃铛的声音。这里可能是在描述某种仪式或者庆典的场景。
  11. 几将封事过朝班: 将要处理完公务后通过朝廷早朝的行列。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以及对战争影响的思考。首句“中丞累诏援榆关”,直接点明了诗人被朝廷任命为援助榆关的重任,展现了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接下来,“节钺长随塞外颁”则进一步强调了他身负军权,需要经常随军出征的忙碌与辛劳。

第二句“南国十年输税尽”,反映了战争给南方地区带来沉重负担的现实。而第三句“北庭何日羽书间”,则表达了对战局进展的忧虑,希望早日传来好消息,缓解前线的压力。第四句“荒城笳落秦时月”则通过荒城、胡笳等元素的使用,营造了一种荒凉而又悲壮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战争带来的创伤。

最后两句“自听秋风铃铎响,几将封事过朝班”,则是诗人对自己即将处理完公务、通过朝会的期待与感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大事的关注以及对战争影响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和忧国忧民的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