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贤宾馆比丘墟,一望云烟三叹馀。
秋草已归衡岳雁,寒潭空没楚江鱼。
微微野径迷人远,寂寂荒台到客疏。
天地往来吾道在,肯因凋谢更涟如。
见李世卿先生昔寓遗址衋然念之
昔贤宾馆比丘墟,一望云烟三叹馀。
秋草已归衡岳雁,寒潭空没楚江鱼。
微微野径迷人远,寂寂荒台到客疏。
天地往来吾道在,肯因凋谢更涟如。
注释:
- 昔贤宾馆:指过去李世卿先生(可能是指某位贤士)曾经居住过的宾馆。
- 比丘墟:比丘,佛教中的修行者;墟,废墟。比丘墟意味着这里曾经是佛门弟子修行的地方。
- 一望云烟三叹馀:意思是放眼望去,只见云烟缭绕,不禁发出三声感叹。
- 秋草已归衡岳雁:秋天的草已经覆盖了衡山的北雁。
- 寒潭空没楚江鱼:寒冷的潭水里,连楚地的鱼也找不到了。
- 微微野径迷人远:微微,形容道路的弯曲曲折;野径,指乡村小路。迷人远,意指这条路弯弯曲曲,让人迷失方向。
- 寂寂荒台到客疏:寂静荒凉的土台,对于来客来说显得有些疏远。
- 天地往来吾道在:宇宙间的一切变化都在不停地运行,而我的道(哲学或人生理想)始终存在。
- 肯因凋谢更涟如:如果一切都像秋草一样逝去了,我还会像涟漪般继续流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怀古之作,诗人通过怀念李世卿先生昔日的居所,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思考。诗中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以及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联“昔贤宾馆比丘墟,一望云烟三叹馀。”描绘了昔日贤士居住的宾馆已经成为废墟,但依然能够感受到云烟缭绕的景象,使人发出三声叹息。这既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颔联“秋草已归衡岳雁,寒潭空没楚江鱼。”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色,秋草覆盖了衡山的北雁,寒潭里的鱼儿也不见了踪影。这些自然景物的变化,让人联想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颈联“微微野径迷人远,寂寂荒台到客疏。”描绘了一条弯曲曲折的小径和一座荒凉的土台,给人一种距离感和孤寂感。这里的“微”和“寂”字,既描绘了景物的特点,又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体验。
尾联“天地往来吾道在,肯因凋谢更涟如。”是整首诗的主旨所在。诗人认为无论外界环境如何改变,自己的追求和理想(道)始终不变。即使一切像秋草一样消逝,他还会像涟漪般继续流动。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坚定的信念和对生活的执着态度。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追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给人以启示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