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兰居士此披襟,不数流觞会竹林。
畹上昔曾分异种,窗前今已结同心。
娟娟翚月依文槛,细细香风散绮琴。
更有木樨贤达甚,时张舒蕊伴清吟。

【注】

兰亭:晋代王羲之等名士在浙江绍兴兰亭修禊的聚会地。这里指作者所游之处。

披襟:敞开衣衫。

流觞会:古代的一种宴集活动,以杯盛酒,让客人轮流持杯行觞,觞停于水边,便取其土嗅之,谓之“流”,即“流觞”。

畹:种田的亩数单位,一顷为一畹。

异种:不同种类的花草。

同心:双心,指合欢花。

文槛:雕饰华美的栏杆。

绮琴:美丽的琴。

木樨(xuì):桂花的别称。贤达:有才德的人。时张:时常张开。

【赏析】

这是一首咏赞兰亭胜景的七言律诗。

首联两句写诗人对兰亭的喜爱。开头一句是说爱兰居士在这里披衣敞开胸怀;第二句写他不参加流觞之会,却与朋友一同欣赏兰亭风光。“不数”二字点明自己与众不同的情态。

颔联两句写兰亭的景色和主人的心情。上句说当年这里曾经分植过不同的花草,下句写现在窗前已经结出了两朵合欢花,象征着朋友间的友情。“同心”二字用得贴切而含蓄,把诗人内心的欣喜之情表达得十分真切。

颈联两句写兰亭的自然景物。前句写皎洁的月亮依偎在雕花的栏杆边,后句写清幽的芳香飘散到优美的琴弦上。“娟娟”二字形容月亮的明亮、洁白,形象生动;“细细”二字形容花香的细腻、清新,也形象生动。

尾联两句写兰亭的雅人高士和自己的志趣。前句说兰亭中有位贤达之士时时张着兰花,伴随自己吟咏清诗;后句说自己也有同样的雅兴,时时展开花朵,相伴吟诗。“张舒”二字不仅写出了兰花的形态,也写出了自己吟诗时的神态。“贤达甚”三字则写出了自己对于兰亭中那些雅人高士的赞赏之情。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也是一首题咏兰亭之作。全诗语言平易自然,意境清远高远,富有哲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