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雪正飕飕,畏寒懒下楼。
何当仍盥栉,翠羽上貂裘。
【注释】晓:早晨。四时歌:指《诗经·小雅·四牡》中的《甫田之什》。
子夜:古代将夜间分为五更,每更分为五刻,故以子夜表示夜晚。四时歌:指《诗经·小雅·甫田之什》中的《甫田》。
飕飕(sōu):形容风声或草木被风吹动的声音。
畏寒:怕冷。
楼(lóu):登楼。
何当:什么时候。
盥(guàn)栉(zhì):洗头、理发。
貂(diāo)裘(qiú):用狐狸腋下的皮毛制成的衣服。此指贵贱不同人所穿的不同服饰。
翠羽:鸟兽羽毛的绿色部分。上:披在肩上。
赏析:这是一首咏怀诗。诗人以“晓雪”起兴,写自己清晨起床时的所见所感。“晓雪正飕飕,畏寒懒下楼”,写清晨起床,见大雪纷飞,寒气逼人,于是下决心不下楼,去打雪仗。“何当仍盥栉,翠羽上貂裘”,写自己的决心已定,要去洗头发、理好衣襟,披上翠羽制的裘衣,到雪地里去玩。全诗意在表现诗人面对严寒而不屈服的斗争精神,以及乐观豪爽的性格。
首二句写冬日清晨,雪花飘舞,寒气袭人,作者决定不下楼去打雪仗。“四时歌”原为《诗经·小雅·四牡》中的一篇,这里借代指《甫田之什》。《甫田之什》是写春耕的,“子夜”则指夜晚。从诗题看,此诗可能是诗人在夜晚听到雪声而作。
“晓雪正飕飕,畏寒懒下楼。”这两句诗写出了冬日清晨的景色和诗人的心情。“晓雪”即拂晓时分的雪景;“正飕飕”写出了雪下得大;“畏寒”写出了天气寒冷;“懒下楼”则表现了诗人不愿外出的心情。
第三句“何时重盥栉”,是说:“什么时候才再洗一次头呢?”“重盥栉”即重新梳妆打扮。这一句表明了作者的决心,他决心要振作起来,去迎接新的一天。
接下来的“翠羽上貂裘”,则进一步描绘了作者的行动:“翠羽上貂裘”,形象地描绘了一幅画面:诗人披着翠绿色的羽毛制成的裘衣,戴着貂皮帽子,准备去打雪仗。这既是对前两句的呼应,也是对后文的铺垫。
整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在冬日清晨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诗人面对严寒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和乐观豪爽的性格特点。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