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暮扁舟出钓沙,数林毛竹护烟霞。
濯缨一路随明月,恍见庐山旧隐家。
注释:傍晚时分,我在江门的沙洲上划着小船出钓。周围是密集的竹林,保护着烟霞。我一路洗涤着衣袖,跟随明月前行,仿佛看到了庐山旧时的隐士家。
赏析:诗人在江门的沙洲上,用小船出钓。周围的竹海环绕,烟雾缭绕,犹如仙境一般。他一路上都在洗涤着衣袖,似乎在享受这美好的时光。最后,他仿佛看到了庐山旧时的隐士家,心中涌起一股宁静之情。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薄暮扁舟出钓沙,数林毛竹护烟霞。
濯缨一路随明月,恍见庐山旧隐家。
注释:傍晚时分,我在江门的沙洲上划着小船出钓。周围是密集的竹林,保护着烟霞。我一路洗涤着衣袖,跟随明月前行,仿佛看到了庐山旧时的隐士家。
赏析:诗人在江门的沙洲上,用小船出钓。周围的竹海环绕,烟雾缭绕,犹如仙境一般。他一路上都在洗涤着衣袖,似乎在享受这美好的时光。最后,他仿佛看到了庐山旧时的隐士家,心中涌起一股宁静之情。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寓金台答东道蒋十二秀才》是明代诗人陶益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的独特见解。其内容如下: 离居忘澹泊,对酒肯蹉跎。 客里春光异,京中世味多。 不辞惟药物,难遣祇诗魔。 薏苡行吟失,羞称马伏波。 接下来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离居忘澹泊,对酒肯蹉跎。 客里春光异,京中世味多。 不辞惟药物,难遣祇诗魔。 薏苡行吟失,羞称马伏波。 2. 译文注释: -
【诗句释义】: 1. 《赠安山人出粤》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中描绘了安山人的出走,也暗含了自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 “雅知安期子”:知道安期生(传说中的仙人)的品行。安期生,即安期公,相传为汉末三国时期道教上清派道士,曾随刘秀入蜀,后隐居深山之中,以炼丹术闻名于世。 3. “踪迹寄人间”:足迹遍布人间,行踪无定。这句诗表达了安期生虽然身在深山,但其精神却与世俗隔绝
岁晏送客 张帆嗟岁暮,逗浦候潮平。 酒醉离歌响,风高落木鸣。 求仙虚作计,访戴实多情。 他雨维舟地,劳君一寄声。 注释: 1. 张帆嗟(jiā):感叹岁月流逝。 2. 逗浦(dòu pǔ):地名,泛指水边地带。 3. 酒醉离歌响:酒醉后听到离别的歌声响起。 4. 风高落木鸣:风吹过树林,树叶落下发出响声。 5. 求仙(qiú xiān):寻找仙道。 6. 虚作计:空有想法,实际做不到。 7.
夜雨泛河 转舵惊动燕飞,泥泞花地欲流。 独自疑惑今夜雨,偏洒泛船之河。 容易认识归途路,难寻旧时倚楼。 一长啸含情,羁思转为悠悠。 注释: 1. 捩柁惊樯燕:转舵惊动了船上的燕子。 2. 花泥湿欲流:指泥地上的花被雨水打得快要流出水来。 3. 独疑今夜雨,偏洒泛河舟:只怀疑今晚的雨,却偏偏洒在泛船之上。 4. 易识归来路:容易找到回家的路。 5. 难寻旧倚楼:难以找到过去的倚楼。 6.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 “夜听闸河里号歌”一句,写诗人听到船夫的号子声;“沿河舟尽发,牵缆号齐鸣。”一句,写船夫们正在拉起船缆,号子声响彻河面。“客梦惊初觉,离愁怕此声。”一句是点明自己听到号子声后所想之事:自己正处在离别之中而听到这种声音,不禁感到十分惊恐。“行云中夜遇,折柳几时生。”这两句是说自己在半夜里遇见了天上的行云,并且看到路边的杨柳已经长出了新芽,春天已经来临。诗人用“行云”
泰和胡仰斋先生以诗谒先大夫祠行矣犹远寄相期用韵奉答 使君劳顾盼,先庙藉辉光。 彩笔留佳句,奎星照短墙。 相思人已远,入夜梦空长。 欲往从之子,蒹葭白露苍。 注释: - 泰和:地名,位于江西省。 - 胡仰斋先生:作者的同僚或朋友。 - 谒:拜访、拜见。 - 先大夫祠:纪念已故的先父的祠堂。 - 行矣犹远:表示对远方的人或事物的思念之情。 - 寄:传递、寄托。 - 相期:相互约定或期待。 - 用韵
【解析】 这是一首悼亡诗。诗人在妻子去世后,对妻子生前的往事作了追怀,表达了对亡妻的思念之情。 “奕世鸣珂盛”,奕世,指家族几代;鸣珂,古代用象牙或玉制成的小铃铛,声音悦耳;盛,盛大。此句意为:我的家族几代中,都以有才华的人而闻名于世。 “多君结绶荣”,结绶,系印的意思,这里指官员佩戴印信,故此处可理解为官运亨通;绶,古代系印的丝带,此指印信、官职。此句意为:我的妻子一生仕途顺利,官运亨通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吉安颜山农的一封信。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解释和赏析: 1. 念昔青莲舫,逢君白鹭洲。 - 诗句解释:回忆起过去在船上相遇时的情景,你乘坐的是青莲花船,而我是白鹭洲的人。 - 关键词注释:青莲舫 - 指诗人的船;白鹭洲 - 可能是一个地名,位于某地附近。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与颜山农在某种特定的地点或场合下初次相遇的情景,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唤起了对那段时光的回忆。 2.
注释: 朱明:指书信中的诗帖。 栖别驾:指书信中的别称,即隐居的县官。 凤毛:凤凰的羽毛,常用来形容人或物的珍贵。 骥足:骏马的蹄子,常用来形容人的才能或品质。 遥相忆:远远地思念对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书信中的诗帖,诗人在收到鹤门关念斋所寄的信后,因信中有佳句而感到惊喜,于是写下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首句“朱明栖别驾”,朱明指的是书信中的人,别驾则是书信中的自称。这句诗的意思是说
注释: 1. 别乡人入永新河:离开故乡的人进入永新河中。 2. 岛影盘河出:岛上的倒影在河中显现出来。 3. 滩声竟日悬:滩上的流水声持续了一整天。 4. 漫寻多士里:随意寻找那些士人居住的地方。 5. 聊上永新船:随意登上永新船。 6. 鱼雁空分去:鱼和雁在空中飞翔,仿佛是分开了一样。 7. 图书自渺然:书中的知识仿佛是模糊而遥远的。 8. 奚奴忙料理:奚奴忙于处理各种事务。 9. 催棹截长烟
【解析】 “青蛇”句:青蛇从袖子里出来,还依依不舍,突然看到一只仙舟飞驰而去。依依不舍是依恋不舍的意思,这里指送别的女子依恋自己的情人。一叶:指小舟。飞:迅速离去。 “箫鼓”句:箫鼓声中人已远去,暮云缭绕、烟树朦胧,正显出一片凄迷的景色。箫鼓声,指笙、笛等乐器声音;熹微:天色昏暗。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在箫鼓声中,送行的人已经走了很远,暮色中的云烟和树木,都显得朦胧而迷蒙。 【答案】 江边送客二首
潮长江边已放船, 离情犹系柳条烟。 倚楼客子今何在, 南浦歌残益惘然。 注释: 《江边送客二首·其一》是明代诗人陶益的一首古诗。潮长江边已放船,离情犹系柳条烟。倚楼客子今何在,南浦歌残益惘然。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江边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诗中提到“潮长江边已放船”,说明送别的地点是在长江边上,江水的潮起潮落象征着时光的流转,也暗示着离别的无奈。“离情犹系柳条烟”描绘了一幅柳树轻摆
【题解】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游览华池精舍的感受。华池精舍,在今陕西渭南县东北。据《新唐书·艺文志》载有《王起文集》,但已失传,仅存《题华池精舍序》,其文如下: “余昔闻渭水之滨有华池精舍,主人好古,而不知者。乃访其处,见山势崔嵬,松石森列,而居人皆耕田凿井以自给也。于是余与二三子登高临远,望云物之变态,观山川之清丽,遂忘归路之远近,而意所适则寓之篇什。又于其中构一草堂,环水而居,前临大沼,后倚乔木
厌雨寄梁仲房二首·其二檐前日夜纷纷雨,槛外园林处处萤。 徙倚独怜词客远,满途兰若为谁馨。 注释与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繁忙的雨夜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将雨滴落在屋檐、窗户等处的景象形象地展现出来。同时,诗歌中也流露出对远方词客的同情情感。 -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远离家乡、漂泊在外的人的深深关怀之情。诗中的兰若(即寺庙)则暗示了这种关怀可能源于对佛教信仰的认同或对宗教活动的参与
深雾笼云,飞石燕舞,半晴半雨,蒲蓑弄影。山斋冲泥,望断青鸟,思多正逢,雨霁风清。 译文: 深浓的雾气像帷幔一样笼罩着天空,飞石之上燕儿翩翩起舞。时而是晴朗的天空,时而又下起了雨,蒲蓑随风摇曳。山中的书房中,我也常常冲泥望远,但青鸟却迟迟不来,让我更加思念远方的人。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深雾、飞石、晴雨、蒲蓑等自然元素
秋夜怀谭步铉 昔年曾共听秋声,高阁藜灯一样明。 今夜独含悬榻愧,紫微空照月华清。 注释: - 昔年曾共听秋声:从前我们曾经一起聆听秋天的声音。 - 高阁藜灯一样明:在高大的阁楼上,蜡烛的光芒与月光一样明亮。 - 今夜独含悬榻愧:今晚我独自躺在吊床上,感到有些羞愧。 - 紫微空照月华清:紫微星在空中闪烁,月光清澈透明。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在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