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读黄庭欲寄音,闻君今已恋琪林。
诛茅结屋云山里,只恐云山不住心。

寄道人

偶读黄庭欲寄音,闻君今已恋琪林。

诛茅结屋云山里,只恐云山不住心。

注释

  1. 偶读黄庭:偶然阅读了《黄庭经》,这是一本道教经典。
  2. 欲寄音:想要传达信息。
  3. 闻君:听说你。
  4. 今已:现在已经。
  5. 恋琪林:留恋美丽的山林。
  6. 诛茅:建造房屋时砍伐树木。
  7. 结屋:在山上搭建住所。
  8. 云山:形容自然景色如云和山一样美丽。
  9. 只恐:恐怕。
  10. 云山不住心:担心自然美景无法长久留住内心的宁静。

译文

偶读黄庭欲寄音,听闻你现在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迷人的山林。我在云山深处诛茅结屋,却害怕这些美景无法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寄给西山勤道人的诗作,通过描写诗人与西山勤道人的深厚情谊,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首句“偶读黄庭欲寄音”中的“偶读”表明了偶然性,“黄庭”指的是道教经典《黄庭经》,而“欲寄音”则透露出诗人想要传达某种信息或情感的愿望。第二句“闻君今已恋琪林”直接点明诗人听到对方已深深爱上山林的消息,这里的“恋”字生动描绘了对方对自然的深情。后两句“诛茅结屋云山里,只恐云山不住心”进一步展开,描述了诗人在山林中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通过“诛茅结屋”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只恐云山不住心”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易逝的无奈与哀愁。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以及对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作者对生命、自然和友情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