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暮谁将社肉分,阖闾清坐醉醺醺。
诙谐似欠东方朔,寂寞真成扬子云。
【注释】
薄暮:傍晚。社日:指春秋两季祭土地、五谷等神鬼的日子,即农历的二月十五日。谁将:谁分得,谁给。阖闾:春秋时吴国君。清坐:端坐。酣(hān)醺(xūn):大醉。诙谐:诙谐的言谈。扬子云:扬雄,西汉文学家、思想家,著有《法言》等书。
【赏析】
这首七绝诗,是作者在春社日饮酒赋诗,抒写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全篇以酒喻世,以醉作比。首二句说社日祭祀完毕,宴饮之后,人们纷纷散去,只剩下诗人与主人吴阖闾相对而坐,纵情畅饮。颔联说诗人酒后放言,似东方朔,诙谐不拘;寂寞自持,如扬雄,真才实学。
“薄暮”点题。“谁将社肉分”,谓谁与共饮?这是问句,但语气委婉,不是责问。“社肉”即祭神用的牺牲,也泛指酒食。诗人与阖闾同席而饮,说明他的地位与身份。诗人在席上赋诗,其用意不在吟咏社肉之美,而在表达自己的感慨与愤懑。“阖闾”句,是说阖闾端坐不动,似醉非醉。“清坐”二字,形容阖闾仪容庄重。“酣醺醺”三字,形容阖闾神情怡然。这两句是说阖闾虽已入座,却依然端庄静穆,未动声色,似乎在等待什么。
“诙谐”句,是说他虽然诙谐地劝谏,但阖闾并不为所动,只是含笑不语。“欠”字是说阖闾的神态,仿佛是在故意装聋作哑,表示不屑于听那些无稽之谈。
“寂寞”句,是说自己虽想直言相劝,却又因缺乏知己而不能尽情倾吐。“真成”二字,表明诗人的心情十分沉重,好像自己已经真的变成扬雄了。“扬子云”是扬雄的号,他是西汉时期的著名辞赋家、散文家,他的代表作《法言》就是一部富有哲理的政论文集,其中有不少讽刺统治者的议论,所以后人常用“真成扬子云”来比喻说话过于直率,锋芒毕露,会触犯当权者的。
诗人面对如此情景,内心是十分痛苦的,他不能不为阖闾的虚与委蛇而感到惋惜和不平。但是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的主张,而是继续努力劝说:“诙谐似欠东方朔”,“寂寞真成扬子云”。这句诗是说:我虽然像东方朔那样善于开玩笑,但阖闾还是不把我的话放在心上;我现在虽然像扬雄那样孤高自许,但阖闾却依然不理我的茬儿。
诗人最后一句诗,是总结自己的处境,意思是说:我真成了个扬雄了。“寂寞”两字,既表现了诗人的孤傲,也反映了他内心的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