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钓汀栖鹤梦遥,频年虚负小山招。
只嫌叔度稀相见,鄙吝而今转不消。
古诗文网 为您提供《答黄少府》的作者:陶益。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烟钓汀栖鹤梦遥,频年虚负小山招。
只嫌叔度稀相见,鄙吝而今转不消。
陶益(约1524年-1603年),明代文学家、诗人。字允谦,号练江居士、江门迂客。其祖本为郁林人,附籍新会。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丙辰科进士,官至兵部尚书,谥庄靖。著有《练江诗文稿》。他的诗作风格豪放,语言犀利,富有哲理。
译文及赏析
这首诗是陶益在回应朋友黄少府时所写。诗中表达了他对过去岁月的回顾与感慨。
首句“烟钓汀栖鹤梦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画面,诗人仿佛在烟雾缭绕的汀洲上独自垂钓,与鹤相伴,沉浸在如梦似幻的时光里。这里的“烟钓汀栖鹤梦遥”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第二句“频年虚负小山招”意味着诗人长时间未能实现自己的愿望或抱负,辜负了友人的期望。这里的“虚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充分发挥才能的遗憾和自责。“小山招”则暗示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己未能回报友人期望的愧疚。
第三句“祇嫌叔度稀相见”则是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的表达。这里的“祇嫌”意味着只是觉得,而不是真的嫌弃,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珍视和感激之情。“叔度”指的是东汉名臣诸葛亮,这里借指友人。“稀相见”则意味着与友人的见面次数很少,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惜和对相聚时光的渴望。
尾句“鄙吝而今转不消”则是诗人对自己过去的自我批评和反省。这里的“鄙吝”指的是庸俗、吝啬之意,表示诗人曾经有过的自私自利、斤斤计较的一面。“而今转不消”则意味着现在他已经摒弃了过去的这些缺点,变得豁达大度、心胸开阔。这既是对过去的一种释然和解脱,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和展望。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感情的抒发,诗人向友人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和对友谊的珍视。同时,诗人的自我批评和反省也表明了他追求进步的决心和对自我提升的渴望。这首诗不仅是对过去的回忆和总结,也是对未来的展望和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