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夕水烟起,细雨渔舟出。
草阁生微寒,主人方抱膝。
荻秋杂咏雪鸥阁
日夕水烟起,细雨渔舟出。
草阁生微寒,主人方抱膝。
【注解】
(1)“荻秋”:指初秋时节。
(2)“杂咏”:多方面地描写。
(3)“雪鸥”:《庄子·逍遥游》中有《北冥有鱼》一篇,其中说北海有一条大鱼,名叫鲲(kuán)。鲲在北海里翻腾,化为鸟,名叫鹏(péng),翅膀上运载着三千里长的巨大冰块,从北海飞往南海。这里借指诗人的诗才像那巨大的冰块一样,从北海飞向南海。
(4)“阁”:即楼阁,是登高远眺的地方。
(5)“水烟起”二句:形容傍晚时分,江面上的水气蒸腾起来,小渔舟在细雨中缓缓驶出江来。
(6)“草阁”三句:写草屋的主人,他坐在草屋里抱着膝盖。
【赏析1】
此诗为《荻秋杂咏》组诗中的第六首,全诗四句一韵,每句七个字,共八句,以“荻秋杂咏雪鸥阁”为题。前两句写江边景色和渔人的出航;第三、四句写江边的草堂和主人;末两句写自己的感想。
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一幅江边晚景图。江面上的水气蒸腾起来,细雨蒙蒙下,渔舟缓缓地驶出江来。这两句是诗人眼中所见之景,但诗人并不满足于这种单纯的描写,而是进一步通过一个“出”字,将读者引入到江面的深处去。江面之上,云雾缭绕,渔舟点点,仿佛在云海中穿行,给人一种空灵、迷蒙的感觉。而渔舟上的渔民们正在冒着细雨,驾船出江,他们的身影在雨幕中模糊不清,只能看到一点淡淡的身影。这样的画面既富有诗意,又充满了生活的情趣。
诗人又通过“草阁生微寒”一句,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江边的草堂。这里的“草阁”指的是江边的小草房,它坐落在江边,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由于草房没有围墙,所以显得格外清幽宁静。当微风吹过草房时,草房发出轻轻的沙沙声,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而草房里的主人正抱着膝盖坐在那里,仿佛在等待着什么。这种场景既富有生活气息,又带有一种孤独感。
诗人通过“主人方抱膝”一句,将读者带入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这里的“主人”指的是草房的主人,也就是渔人。他之所以抱着膝盖坐在那里,是因为他在等待渔获归来。而他的心中也许正充满了期待和希望。然而,当他看到远处渔舟上的渔民们冒着细雨出江时,他的心中也不禁涌起了一股莫名的忧伤和感慨。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刻画,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空灵、迷蒙的氛围。同时,诗中还蕴含着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悟,使这首诗不仅仅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更是一部充满智慧的诗集。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刻画,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空灵、迷蒙的氛围。同时,诗中还蕴含着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悟,使这首诗不仅仅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更是一部充满智慧的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