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村人语寂,幽入卧方妥。
夜半闻清钟,明月当楼堕。
《荻秋杂咏 其三 巢居》是明代诗人高攀龙的作品,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秋夜景象。下面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远村人语寂:这句诗通过“远村人语寂”表达了夜晚的宁静,远离喧嚣,只有远处村庄传来的低语声。这里的“远村”可能指的是村落的位置,与城市或繁华地区相对比,显得更加宁静和祥和。
幽入卧方妥:这里“幽入卧”意味着诗人进入了安静、舒适的状态,能够安心地躺下休息。而“方妥”则表示这样的状态非常合适,没有打扰,也体现了作者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夜半闻清钟:在深夜时分,诗人听到了清晰悦耳的钟声,这种场景往往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平静。钟声在夜晚回响,增添了一份神秘感和静谧感。
明月当楼堕:最后一句“明月当楼堕”使用了动态的视觉形象来描绘月光之美。月亮高悬,仿佛要落在楼宇之上,给人一种美轮美奂的感觉,同时也传达了夜晚的深沉。
高攀龙的《荻秋杂咏 其三 巢居》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秋夜图景。通过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不仅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还能理解到古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追求。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的描绘,也是对心灵深处的一种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