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山中坐,恍若羲皇时。
青松影寂寂,白云出迟迟。
兽窟有浚谷,鸟栖无卑枝。
万物得所止,人岂不如之。
岩居饮谷水,常得中心怡。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静坐吟 - 这个标题可能意味着这首诗是作者在安静的环境中坐着沉思时所作的,可能是在山居或岩居中。
  2. 我爱山中坐,恍若羲皇时 - “羲皇” 指的是传说中的伏羲和女娲,他们被认为创造了人类并建立了八卦。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了古代贤明之世。
  3. 青松影寂寂,白云出迟迟 - 这里的“青松”和“青翠”的松树相关联,而“影寂寂”则描绘了松树的影子静静地覆盖在地面,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而“白云出迟迟”则描绘了白云缓缓地飘动,增添了一份悠远和宁静。
  4. 兽窟有浚谷,鸟栖无卑枝 - “兽窟”可能指动物栖息的洞穴,“浚谷”则形容山谷深邃,适合动物居住。而“无卑枝”则表明没有低矮的树枝供鸟儿栖息。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和谐的自然生态景象,生物各得其所,互不干扰。
  5. 万物得所止,人岂不如之 - 这是对前文的总结,强调了自然界的和谐与人的生活可以相互借鉴。诗人在这里提出一个观点,即如果人类能够像自然界一样达到某种平衡和和谐,那么人的生活也会更加美好。
  6. 岩居饮谷水,常得中心怡 - “岩居”可能指岩石上的住所,“饮用谷水”可能是指从山间的清泉中取水来饮用。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岩石住所中饮水,感受到一种心灵的平和与满足。

译文:
我爱山中坐,恍惚如同上古时期的智者。
青松的影子静静洒落,白云缓缓飘过。
野兽的洞穴深处藏着幽深的山谷,鸟儿选择没有高枝的地方筑窝。
大自然都找到了合适的位置,我们难道不也是如此吗?
住在山洞里饮用山间的泉水,常常感到内心的喜悦和满足。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林景象,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赞美。通过对比人和自然的生活方式,诗人呼吁人们应当追求内心的平和与满足,就像自然界中的万物一样。整首诗洋溢着一种返璞归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