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有异草,不逐众卉荣。
古澹无颜色,幽芳有馀情。
结根千仞冈,似吸阴阳精。
小物有至性,近垢不得生。
严霜无遗秀,卓彼犹峥嵘。
虽非松柏质,可结岁寒盟。
世无知之者,含风以凄清。

【赏析】

这首诗是咏物诗,诗人借“异草”这一形象,抒发了自己高洁的人格和坚贞不屈的精神。前四句写异草之奇、异、幽;后四句写异草之志、性、节。

“南山有异草,不逐众卉荣。”起首两句,点出异草所生之地——南山,说明异草与众不同,不随众卉竞艳争芳。“不逐”,即不追逐,不追随。

“古澹无颜色,幽芳有馀情。”异草不同于一般草木,它虽然颜色暗淡,但香气浓郁,芬芳馥郁。这里,“古澹”与上句的“不逐”相呼应,突出了异草超然物外、孤芳自赏的特点。“幽芳”、“馀情”两个词语,都暗含着诗人对这种品格的赞美之情。

“结根千仞冈,似吸阴阳精。”异草扎根于高山峻岭,汲取山间天地精华,这是何等的傲岸与不凡,何等的清高!

“小物有至性,近垢不得生。”尽管异草具有非凡的品质,但它并不与世俗小人同流合污,它鄙弃那些卑劣龌龊的小东西。“小物”指小人,“至性”指高尚纯洁的品性。

“严霜无遗秀,卓彼犹峥嵘。”即使到了寒冷的严霜时节,也不会使异草失色。诗人运用“卓”字,表明异草在严寒中依然挺立,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

“虽非松柏质,可结岁寒盟。”诗人以松柏比喻自己,说明自己虽不是松柏那样的质地高贵,却能坚守节操,像松柏一样经受住严寒的考验,保持本色不变。诗人通过“岁寒盟”的比喻,表明自己矢志不渝地维护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的决心和信心。

末四句写异草的高洁品质,诗人用“世无知之者,含风以凄清”作结。“世无知之者”表明异草不为世人所知,而诗人则深知其品格高洁。“含风以凄清”暗示着异草在狂风暴雨中仍然坚韧不拔、高扬着它那清香,从而表达出诗人不畏强暴、刚直不阿的性格特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