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陵哀诏宠光并,少保祠宫仰盛明。
折简尚闻胡骑窜,断垣俄见野蒿盈。
中兴筹策悬霄汉,宗社匡扶仗老成。
最是岳坟遥在望,东来涕泪不胜情。
【注释】
①少保坟:指杜甫在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任检校工部员外郎,充剑南节度参谋、支度营田等使。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安史之乱爆发,杜甫曾随剑南节度使崔光远到成都,后因战乱返回故乡绵州(今四川绵阳)。此诗是杜甫在归乡途中途经茂陵所作。②茂陵:指唐玄宗李隆基的陵墓。③宠光并:宠爱和荣耀。④祠宫:指祠庙、神祠。⑤折简:书信。⑥胡骑窜:指安史之乱时,叛军从长安逃往蜀地,沿途抢劫杀人,百姓遭难。⑦断垣:残破的墙垣。⑧中兴策:指恢复国家的策略和措施。⑨霄汉:指天空。⑩宗社:朝廷或国家。⑩岳坟:即泰山,古人认为“五岳独尊”。⑪东来:指杜甫由蜀中回朝。⑫涕泪不胜情:形容极度悲伤。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游踪所至,感慨时事之作。
首联两句,追记了唐玄宗时的一段往事,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统治者的怀念。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唐王朝处于鼎盛时期,国力强盛,政治清明,社会安定,文化繁荣,人民生活安定而富裕。
颔联两句,追忆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安史之乱,不仅使中原广大地区遭到严重破坏,而且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
颈联两句,追述了杜甫自己的处境。杜甫此时正奉唐肃宗之命出使东都洛阳,由于战乱,他只能暂驻梓州,与家人团聚。
抒发了杜甫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忧虑之情。“最是”两字承上启下,点明“岳坟”所在。杜甫在《哀江头》诗中写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此处“最是”一句,正是暗引其意。杜甫以“望”字领起全篇,既点出“望”的对象——岳庙,又表明自己的“望”——盼望国家中兴、民族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