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暑谁堪共此台,蕙兰开遍酒慵开。
祝融晚节翻无赖,阊阖凉风何莫来。
松壑几番回白首,天瓢一泻尽黄埃。
早秋正协斯文会,花径重重绣紫苔。

【注释】

初秋得雨炎蒸未解,雅会之难为怯暑也:初秋时节,得雨水滋润,炎炎热的天气尚未解除。

当暑谁堪共此台,蕙兰开遍酒慵开:在炎炎热的夏天谁能够和我一同登上这个高高的台,欣赏那盛开的香兰,我则喝着清凉的饮料而懒洋洋地不开口。

祝融晚节翻无赖,阊阖凉风何莫来:祝融山是炎帝的象征,这里用祝融来代指自己。我想,如果我的晚年像祝融那样,那么即使没有凉风,也一定会吹来的。

松壑几番回白首,天瓢一泻尽黄埃:松林壑谷中,我已多次回到我的老去的头了。天上的神仙用的玉壶(天瓢)倾出仙酒,洒落人间的尘埃。

早秋正协斯文会,花径重重绣紫苔:早秋时节,正是文人墨客聚会的时候,漫步在花园小径上,脚下是层层叠叠的紫色青草。

【赏析】

这是一首写秋天的闲适、旷达的诗。诗的前四句描写了诗人独自登台赏景时,对友人不能同游的惆怅和对夏末的暑热仍难以消除的无奈,表达了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感伤情绪。后四句抒发了诗人对年华易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首联以“初秋得雨炎蒸未解雅会之难为怯暑也”开头,交代了时间、地点和气候条件,点明了题旨,表明作者独居高台赏景的心情。

颔联由景入情,由实转虚。“谁堪”、“无赖”二字,将夏日的酷热写得活灵活现,令人读来如闻其声,如见其形,更增加了诗句的表现力。

颈联“松壑几番回白首,天瓢一泻尽黄埃”两句,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自己在深山中的隐居生活以及那种悠然自得、逍遥自在的生活情趣。

尾联“早秋正协斯文会,花径重重绣紫苔”,以景结情,余味无穷。诗人不仅描绘了优美的自然风景,而且巧妙地将个人情怀融入其中,使全诗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