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谁看水过江潭,剩有秋光入雅谈。
又放一瓢来水北,得从诸老过溪南。
醉听弄竹风潇飒,坐对归巢鹤两三。
不是习池多野兴,山公那得屡停骖。

注释:

  1. 钟海月相邀和韵:邀请我与钟海月一起作诗。
  2. 共谁看水过江潭:与谁一同欣赏江边水过江潭?
  3. 剩有秋光入雅谈:还有余下的秋光进入高雅的讨论。
  4. 又放一瓢来水北,得从诸老过溪南:又放一瓢清水来至水北,得与诸位老人过溪南。
  5. 醉听弄竹风潇飒:醉酒后聆听着风吹竹林的声音,声音萧瑟而清冷。
  6. 坐对归巢鹤两三:坐着面对两只归巢的鹤。
  7. 不是习池多野兴,山公那得屡停骖:不是我有太多野外的兴趣,山涛怎能屡次停下车马。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与友人在江潭相聚时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描述了江边的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态度。
    首句“共谁看水过江潭”,诗人询问自己与谁一起观赏江边的景色。这里的“谁”字既指代自己,又暗指在场的友人。诗人通过提问的方式,表达了对朋友的期待和对友情的重视。
    接下来两句“剩有秋光入雅谈”,诗人用“雅谈”一词形容江边的景色,表示自己在欣赏之余,还能与友人进行高雅的谈话。这里的“秋光”一词,既指秋天的阳光,也暗示了季节的更迭和生命的流逝。
    第三句“又放一瓢来水北,得从诸老过溪南”,诗人描绘了自己再次来到江边的情景。他不仅带来了新的水源,还邀请了众多的朋友一起来到这里。这里的“诸老”一词,指在场的各位友人。诗人通过描绘这一场景,表达了对朋友们的感激之情和对聚会的期待。
    最后两句“醉听弄竹风潇飒,坐对归巢鹤两三”,诗人继续描述自己在江边的所见所闻。他醉酒后听着风吹竹林的声音,看着几只归巢的鹤。这里的“坐对”一词,既指诗人自己,也暗示了在场的其他朋友们。诗人通过描绘这一场景,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以江边为背景,通过对自然美景和人物活动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美好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山水风光,又有人物活动,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