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岩结屋也栽松,岚气朝来湿翠峰。
到耳莺声犹恰恰,出门牛迹已重重。
风篁箨落残新粉,战蚁酣还觅故封。
春雨春潮春水漫,春江谁共理春蓬。

注释:

  1. 依岩结屋也栽松:在山崖上建房也种松。
  2. 岚气朝来湿翠峰:早晨的岚气把绿色的山峰都弄湿了。
  3. 到耳莺声犹恰恰:听到的黄莺声音还正好。
  4. 出门牛迹已重重:走出门去,看到耕牛的足迹已经很多了。
  5. 风篁箨落残新粉,战蚁酣还觅故封:风吹过竹林,竹箨落下,留下残存的新粉,小蚂蚁在战斗的时候还在寻找旧的巢穴。
  6. 春雨春潮春水漫,春江谁共理春蓬:春天的雨水和春潮使得春江的水漫过了堤岸,春天的江水又由谁来打理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春日山居的景象。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色,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诗的第一句“依岩结屋也栽松”,描绘了诗人在山崖上建房的情景,同时也种下了松树。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尊重。
    第二句“岚气朝来湿翠峰”,则描述了清晨的岚气给绿色山峰带来了湿润的感觉,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第三句“到耳莺声犹恰恰”和第四句“出门牛迹已重重”,分别描绘了听到莺声和看到牛群的场景,这些生动的自然元素为整个画面增添了活力和动感。
    第五、六句“风篁箨落残新粉,战蚁酣还觅故封”和“春雨春潮春水漫,春江谁共理春蓬”,则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的细节。风穿过竹林,竹箨落下,留下新的粉红;小蚂蚁在战斗中仍在寻找旧的巢穴。这些都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生命力。
    最后两句“春雨春潮春水漫,春江谁共理春蓬”则是诗人对生活的思考。春雨、春潮使得江河泛滥,没有人来清理。这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被破坏的担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