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于城市厌尘纷,不觉春随岁共臻。
已殿一家蓝尾酒,又酣千里洞庭春。
东风白卸梅溪雪,细雨青回麦陇云。
明日杖藜何处去,村南村北看耕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郢的作品,描绘了诗人在元日(即新年)时的所见所感。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久于城市厌尘纷,不觉春随岁共臻。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城市生活的厌倦和对大自然的向往。”久于城市厌尘纷”意味着诗人长时间生活在喧嚣的城市中,感到厌烦和纷乱。”不觉春随岁共臻”则表达了春天的到来是如此自然,以至于人们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到来。
已殿一家蓝尾酒,又酣千里洞庭春。
这里的“蓝尾”可能是指某种酒或饮料的名称,因为“殿”字在这里有特殊含义,可以理解为享用的意思。”又酣千里洞庭春”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享受家乡美食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东风白卸梅溪雪,细雨青回麦陇云。
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东风带来了白色的雪花,使得梅溪上的积雪融化;细雨使麦田上的绿色更加鲜亮。这里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明日杖藜何处去,村南村北看耕耘。
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望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他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够离开城市的喧嚣,到乡村中去体验耕种的乐趣。这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对城市生活的厌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同时,通过细腻的笔触,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情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