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豕跳梁薄海城,黎平崖穴望天兵。
折冲千里恩威重,奖作三军意气生。
五指却挥黎雾散,七星回曜海门清。
伏波铜柱应神护,南极遥遥共表名。

蔡半洲中丞提兵征黎和韵

蛇豕跳梁薄海城,黎平崖穴望天兵。

折冲千里恩威重,奖作三军意气生。

五指却挥黎雾散,七星回曜海门清。

伏波铜柱应神护,南极遥遥共表名。

【注释】

  1. 蛇豕跳梁:蛇和猪在水边跳跃,比喻盗贼猖獗,破坏治安。
  2. 薄海:大海无边。
  3. 天兵:指朝廷的军队。
  4. 折冲:抵御敌人,保卫边疆。
  5. 奖作:奖赏、提拔。
  6. 五指:指手,也指星名。
  7. 七曜:指日、月、金、木、水、火、土七颗星星。
  8. 伏波:指汉代的马援,他在岭南作战时,用铜为柱支撑着战船,使船只得以前进,因此后人称他为“伏波将军”,这里借指马援的威名。
  9. :指南方。
  10. 表名:表彰名声。

【赏析】
这首诗是蔡半洲中丞奉命征讨黎和时所作的诗。全诗以豪迈激昂的情感,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战争场面,表达了作者对朝廷军队的赞美和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首句“蛇豕跳梁薄海城”描绘了边境的混乱局面,蛇和猪在水边跳跃,象征盗贼猖獗,破坏治安。这里的“薄海城”指的是整个沿海地区的城池,反映了边疆的紧张局势。

第二句“黎平崖穴望天兵”则是从前线将士的视角出发,他们站在崖上或洞穴中望着朝廷的军队,期望能够早日平定叛乱,恢复和平。这里的“天兵”指的是朝廷的军队,象征着正义的力量,而“黎平”则可能是地名,代表了边疆地区。

第三句“折冲千里恩威重”进一步强调了朝廷军队的重要性。他们不仅能够击退敌军,还能够展现出强大的威严和恩德,让百姓感到安定。这里的“折冲”指的是防御敌人,“恩威重”则是指朝廷军队既有威严又有恩德。

第四句“奖作三军意气生”则是对朝廷军队的赞扬。朝廷军队的将士们英勇无畏,斗志昂扬,为国家的利益而奋不顾身,这种精神是值得奖励和学习的。这里的“奖作”指的是奖赏,“三军意气生”则是指将士们的士气高涨,充满斗志。

接下来的两句“五指却挥黎雾散,七星回曜海门清”则是对战斗场景的描绘。朝廷军队如同五位手指一样,挥舞起来能够驱散邪恶势力,使黎和地区的云雾散开;同时,他们也如同七星一样,光芒四射,照亮了海门的前方。这里的“黎雾散”指的是黎和地区的邪恶势力被驱散,“七星回曜”则是指朝廷军队的光芒四射,照亮了前方的道路。

最后两句“伏波铜柱应神护,南极遥遥共表名”则是对朝廷军队的歌颂和对未来的期望。伏波将军的铜柱象征着朝廷军队的坚不可摧,而南极则代表着南方的天空,与朝廷军队共同守护着国家的疆土和尊严。这里的“伏波”指的是古代的马援,他在岭南作战时以铜为柱支撑着战船,使船只得以前进。

这首诗通过对朝廷军队的描述和赞颂,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国家繁荣富强的期盼。同时,它也展现了诗人对正义力量的坚定信念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