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绿当窗结夏帏,午风襟袖却先知。
低飞白鸟来何处,久住黄莺让好枝。
公道有归天亦定,老年休恨事多违。
杜陵诸作皆称史,亦少渊明责子诗。
”`plain
众绿当窗结夏帏,午风襟袖却先知。
低飞白鸟来何处,久住黄莺让好枝。
公道有归天亦定,老年休恨事多违。
杜陵诸作皆称史,亦少渊明责子诗。
【注释】
- 《陈洪斋顾示近罹二郎之戚口号慰之》:此诗是区越在受到好友的慰藉和鼓励下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 众绿:指夏天的绿色植物,当窗结夏帏:形容室内植物繁茂,形成了绿色的窗帘。
- 午风:即中午的微风,襟袖却先知:形容感受到了夏日的炎热。
- 低飞白鸟:指的是在低空飞行的白色小鸟,来何处:表示对小鸟飞行路径的探询。
- 黄莺:黄莺鸟,常栖息于树木之间,让好枝:表示小鸟选择在好的树枝上栖息。
- 公道:公平正义,天亦定:意味着自然规律和宇宙间的公正与平衡。
- 老年:指年老体衰,休恨事多违:不要因为事情多而感到烦恼,违背了自己的心意。
- 杜陵:唐代诗人杜甫的墓地所在之地,杜陵诸作皆称史:表明杜甫的诗歌被历史高度评价。
- 亦:也,少:少,少渊明责子诗:较少地像陶渊明那样责骂自己的子女或弟子。
【赏析】
此诗描绘了夏日午后的景象,通过观察自然界中生物的行为和习性,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时间流逝的感慨。首句“众绿当窗结夏帏”,描述了夏季绿植茂盛,为室内增添了一抹生机。接着“午风襟袖却先知”则表现了诗人感受到夏天中午时分的炎热。
接下来的“低飞白鸟来何处,久住黄莺让好枝”,描绘了低飞的白鸟和黄莺的优雅与自由,同时也体现了自然法则的公平和生命的脆弱。最后两句“公道有归天亦定,老年休恨事多违”,表达了一种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对人生无常的接受,同时也暗示了人应顺应自然,不因年老而过于执着于过去的错误或遗憾。
这首诗通过对夏日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命态度的思考。同时,通过对杜甫诗歌的描述,也反映了诗人对前人作品的敬仰和对传统文学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