霏霏寒雨飒春声,岂谓三农候暖耕。
菲薄无能归旧业,髦猊何限寄新城。
一山蛇豕非勍敌,两道貔貅已肃兵。
定有丈人来领略,共回桑梓过浮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 霏霏寒雨飒春声,岂谓三农候暖耕?
- 霏霏寒雨: 描述春天夜晚的细雨如霏,轻柔而寒冷。
- 飒春声: 形容雨打在物体上的声音清脆响亮。
- 岂谓三农: “三农”指的是古代中国农业、农民和农村。这里表达的是作者对于农民们春天时节仍辛勤耕作的感慨。
- 菲薄无能归旧业,髦猊何限寄新城:
- 菲薄: 这里指力量薄弱,无法支撑起原有的事业或责任。
- 髦猊: 是一种神兽,这里用来形容新城镇的繁荣景象,意味着新的城市充满活力。
- 寄新城: 将旧有的事物寄托在新的环境中。
- 一山蛇豕非勍敌,两道貔貅已肃兵:
- 一山蛇豕: 比喻一个地方的混乱或危险状态。
- 两道貔貅: 传说中勇猛的神兽,这里用来形容军队的强大和纪律严明。
- 定有丈人来领略,共回桑梓过浮生:
- 丈人: 尊称年长者,这里指可能到来的人。
- 桑梓: 代指家乡,也用来比喻自己的故乡。
- 浮生: 指人世间的生活。这里暗示作者希望有人能来体会自己的处境,并一同返回故乡,享受宁静的生活。
-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于农民春天时节辛勤工作的同情,以及对自己无法支持旧业的无奈和对新城发展的赞美。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表达了作者的忧虑和期望。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体现了李绅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和对国家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