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定天高秋气清,天心月到十分明。
龙钟莫笑二千石,斟酌相忘长短更。
南郭履行歌亦乐,黄垆酒嗜味非轻。
浮生事事元无事,暮夜哀求何未平。

【注释】

①南郭履行歌:南郭,指齐国的隐士淳于髡。履,音lǚ(古代的一种礼法,即行拜礼)。行,音háng(行走)②黄垆酒嗜:黄垆,地名,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北。③何未平:何,疑问代词;仄,平声调;何未平,意为如何能平息呢?

【赏析】

《中秋》是一首题画诗,作者以画中人自况,表达了对生活、对艺术的热爱之情,以及对人生、对艺术的深刻领悟和理解。

全诗共五句,前两句写景,后三句抒情,情景交融,意境优美。

首句“风定天高秋气清”描写了一幅秋日夜晚的景象,天空晴朗,月亮高悬,秋风习习,秋意渐浓。这一句为下文抒情作了铺垫。

第二句“天心月到十分明”则是进一步描绘了秋夜的月色,月光皎洁,明亮无比,仿佛能照见人心。这里用了一个比喻,将月亮比作天心,突出了月亮的明亮和纯洁。

第三句“龙钟莫笑二千石”,则是对前面两句的深化和发展。这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看得很淡泊,对生活的满足和快乐。这里的“龙钟”是自嘲之意,意思是自己虽然年事已高,但心态依然年轻。而“二千石”,则是指官位,诗人在这里用它来形容自己的官职。

第四句“斟酌相忘长短更”,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领悟。这里的“斟酌”是指权衡利弊,考虑得失;“长短更”则是指事物的优劣、长短、轻重等方面的区别。诗人在此表示,对于人生的得失、长短、优劣等方面的区别,他已经看得很淡泊,不再斤斤计较。

最后一句“浮生事事元无事,暮夜哀求何未平”则是对全诗的总结和升华。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和乐观的态度,认为人生中的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美好,没有什么可以困扰我们的。而在夜晚,我们常常会感到孤独、无助,这时我们应该学会放下那些烦恼和忧虑,去享受生活中的美好时光。这首诗通过对中秋之夜的描绘和抒情,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以及他对人生、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领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