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物萧条阊阖风,炎凉相代岂相攻。
林庐苍莽还如故,岐路东西漫不同。
塞雁声闻寥廓外,游人身落醉醒中。
明朝又蜡东山屐,年少能随鹤发翁。

关子翰郊行诗拟九月四日约诸年少同续登临之约次韵

云物萧条阊阖风,炎凉相代岂相攻。

林庐苍莽还如故,岐路东西漫不同。

塞雁声闻寥廓外,游人身落醉醒中。

明朝又蜡东山屐,年少能随鹤发翁。

注释:

  1. 关子翰:人名,此处为作者自指。
  2. 郊行诗:即郊行诗作,是作者在九月四日与年轻朋友相约去郊游的诗作。
  3. 云物萧条:形容天空中的云彩和景物都很萧瑟、凄凉。
  4. 阊阖风:古代传说中天门的风,这里比喻秋风或寒风。
  5. 炎凉相代:意指季节更替带来的变化。
  6. 林庐苍莽:形容树林茂密,给人一种苍茫的感觉。
  7. 岐路东西:形容道路曲折,方向各异。
  8. 塞雁声闻:塞外大雁南飞的声音远远传来。
  9. 游身落醉醒中:形容人在旅途之中,有时沉醉有时清醒的状态。
  10. 东山屐:东山的鞋子,借代东山,即作者家乡。
  11. 鹤发翁:白发的老人,这里用来形容年龄较大、经验丰富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关子翰在九月四日与年轻朋友相约郊行时的诗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旅途经历来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青春易逝的忧虑。首联“云物萧条阊阖风,炎凉相代岂相攻”描绘了秋风吹拂下的苍凉景象,同时也暗示着季节更替带来的变迁。颔联“林庐苍莽还如故,岐路东西漫不同”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怀念和对旅途中所见事物变化的感慨。颈联“塞雁声闻寥廓外,游人身落醉醒中”以塞外的鸿雁为媒介,表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感受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尾联“明朝又蜡东山屐,年少能随鹤发翁”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无法再与年轻时的朋友们共同畅游的无奈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也透露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