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雨多时意已灰,殷雷数日与同来。
可知原隰膏油遍,何限闾阎笑口开。
野菊半酣田父散,高吟未竟晚凉催。
秋归粒米应狼戾,更听民谣出草莱。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雨后书事
望雨多时意已灰,殷雷数日与同来:等待了很久的雨终于下了起来,心情由失望变得有些灰心。殷雷(即打雷声)响了好几天,仿佛它也参与了这场雨的到来。
可知原隰膏油遍,何限闾阎笑口开:原来那些低洼潮湿的地方,到处都是被雨水冲刷过的痕迹,到处可见人们因为雨水而露出的笑容。
野菊半酣田父散,高吟未竟晚凉催:田野里的菊花已经盛开到一半,农民们正趁着凉爽的夜晚,放松心情喝酒聊天,享受生活的乐趣。诗人也趁这个时机,放下笔杆,暂时离开,去感受这美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
秋归粒米应狼戾,更听民谣出草莱:秋天到了,收获的季节,农民应该能够获得粮食。然而,现在却听到一些关于农民生活的抱怨和不满的声音,这让诗人感到心痛。因此,他决定再次回到工作岗位,倾听民谣,了解民情。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的农村景象,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诗中的“望雨多时意已灰”表达了诗人在长时间的等待后,对于雨水来临的失望之情;而“殷雷数日与同来”则描绘了雷电交加的景象,暗示了大自然的力量。接下来的两句则展现了农民们在雨后的喜悦和放松,与前面的失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关心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整首诗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的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