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谈四座耳同倾,风味无如此曲生。
怀抱自开还自放,秋光谁送又谁迎。
衣冠敢谓非名教,草木何知也世情。
闻说二裘开蒋径,欣欣兰菊向秋荣。

【注释】

林司训:人名,作者的朋友。见召:被召见。次韵:应和他人的诗作,即和诗。高谈:高谈阔论(指议论、谈论的内容)。四座:四方的座席。同倾:一致倾倒。风味:风骨气韵。无如此曲生:没有比这更像曲生的了,曲生:指某人的风度。自开还自放:自己打开门,也放开手脚自由自在。秋光谁送又谁迎:秋天的景色,是自然地送来还是被人们迎接。衣冠:古代的官服头巾,这里代指官场。敢谓:岂敢说。非名教:不是名教中的人。世情:世俗人情。二裘:指两副皮袍子。蒋径:地名,位于浙江江山县北,相传宋末文天祥过此时曾题诗一首:“秋风江上寒多思,落日关山雨欲来。”后以此地为题咏之地。欣欣:欣喜的样子。兰菊:两种花名,此处代指诗人。向秋荣:在秋天开花,形容生机勃勃。

【赏析】

《林司训见召次韵》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该诗通过描写林司训被召见的情景,抒发了作者对朋友的祝愿和期望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仕途生涯的看法。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

首联“高谈四座耳同倾,风味无如此曲生。”描绘了林司训被召见时的场景。他高谈阔论,吸引了四方的人们一同倾听,其风采独特,无人能及。这里的“高谈”不仅指他的言论,也暗示了他的性格与气质。他的风采如同曲水流觞(一种古雅的宴饮形式,以流水为界,一边放置酒杯供客取饮)一样,引人入胜。

颔联“怀抱自开还自放,秋光谁送又谁迎。”进一步描绘了林司训的个性。他善于自我表达,不拘泥于传统束缚,敢于冲破束缚,自由自在。同时,他也懂得顺应自然,享受生活的美好,无论是秋光的来临还是离去,他都欣然接受,不加以抗拒。

颈联“衣冠敢谓非名教,草木何知也世情。”进一步揭示了林司训的人生态度。他并不惧怕社会的约束与压力,他认为自己的行为并非出于名利之心。即使周围的草木,也无法理解他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追求。这里的“名教”指的是儒家的道德规范和社会规范。

尾联“闻说二裘开蒋径,欣欣兰菊向秋荣。”以传说故事作为结尾,寓意深刻。据说,蒋径这个地方曾经有两位皮袍子的商人在此经商,后来他们的故事成为了一个美丽的传说。如今,这片土地上生长着盛开的兰菊,象征着繁荣昌盛的景象。这里的“蒋径”和“兰菊”分别代表了两个不同的意象,一个是商业的繁荣,一个是生活的富足。而“欣欣”则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这首诗通过描绘林司训被召见的情景以及他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追求,展现了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同时,它也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期望和祝福之情,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