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酣画里看芙蓉,仿佛西湖二月中。
冷蕊疏枝无处觅,安排杖履又随公。

【注释】

汤涧:即汤泉,在今陕西商县。松诞日:指唐玄宗李隆基为避讳,改称其生日为“诞日”。次韵:应和别人诗篇的体裁。芙蓉:荷花。西湖:杭州城西的湖。冷蕊:指梅花枝上刚绽放的嫩花。疏枝:疏落的枝条。公:对人的尊称。又随公:又跟从您去。

【赏析】

《汤泉观种芙蓉》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晚年的作品。白居易一生写了不少咏物诗,但以这首最为著名。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汤泉观赏芙蓉的情景。首句写汤泉的景致,第二句写池中的芙蓉,第三句写岸边的梅花,末句写观芙蓉的人。全诗语言平易、清新自然。

首句“半酣画里看芙蓉”意思是说,我正在沉醉在画境之中观赏着芙蓉。“半酣”,指饮酒微醉;“画里”,指图画中。“看芙蓉”即欣赏盛开的莲花。这一句点出了地点和时间(夏秋之交),也表明了作者赏荷的原因。

次句“仿佛西湖二月中”意思是说,那芙蓉的姿态,真像西湖春日里的景色一样。“仿佛”,形容非常像;“二月中”,指春天二月里。“二月中”,指春天二月里。这一句写芙蓉之美,与西湖之春相媲美,进一步渲染了芙蓉之美,同时也写出了作者陶醉于美景之中的心情。

后两句“冷蕊疏枝无处觅,安排杖履又随公”是说:虽然这冷蕊疏枝难以寻觅,但有您陪伴,就好似跟着您到西湖游玩。“冷蕊”,指未开的莲花,这里借指荷花。“疏枝”,指稀疏的树枝。“杖履”,拄着手杖和鞋子。“随公”即随您去。

此诗是白居易晚年的作品,他此时已不再任京官,退居洛阳,过着清贫闲静的生活,因此他的诗作中常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感情。这首诗便是这种感情的表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