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禊当年事,兹图意不穷。
遗容千载识,佳兴一时同。
景物丹青里,风流想像中。
相看浑欲赋,逸思愧群公。

【注释】

修禊:指古代的兰亭春游。当年事:即指当年的事。兹图意不穷:这张画的意境深远无穷。兹,这。不穷,没有穷尽。遗容:指王羲之的遗容。千载识:千年之后,人们还能识别出王羲之的容颜。佳兴:美好的兴致。一时同:一时之间,众人都相同。景物:指画中山水景色。丹青里:在画作中。风流:指书法的飘逸风格。想像:想象、构思。相看:互相观看。浑欲赋:似乎想要赋诗赞美。逸思:超脱世俗的思想。愧群公:惭愧于那些有才能的人。

【赏析】

《观兰亭修觧图》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写观画之后的感想,以“修觧图”为题,表达了对王羲之高超书法和兰亭美景的赞美之情。

开头两句:“修觧当年事,兹图意不穷。”诗人首先点明观画的主题,指出这幅兰亭修禊图是作者所要观赏的作品。“修觧当年事”,说明这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活动,它与王羲之有关。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他在35岁时就因才华出众被皇帝召为秘书郎。公元317年,他与谢安等名流41人在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的兰亭修禊,举行一次盛大的集会,并把这次集会的文翰刻在石碑上,立于山下溪流旁,这就是著名的《兰亭集序》。因此,“修觧当年事”是指王羲之当年在兰亭聚会的情景,也是杜甫所观赏的《兰亭修禊图》的内容。“兹图意不穷”,说明这幅画的意境深远无穷,使人回味不尽。

下面四句,诗人又从不同角度进一步描绘了画中的景色,表达了对王羲之书法艺术的赞叹以及对自己才疏学浅的自谦。“遗容千载识,佳兴一时同。”诗人指出这幅兰亭修禊图不仅表现了王羲之当年的风采,同时也使千载之后的人们也能认出他的形象,领略到他的盛况。“景物丹青里,风流想像中。”诗人认为画中的景色如同丹青一般鲜明绚丽,而王羲之书法的风姿则如在眼前浮现。“相看浑欲赋,逸思愧群公。”诗人表示自己虽然想赋诗表达自己的感慨,但却没有能够达到像那些有才能的人那样超群绝伦的境界。这里“逸思”指的是超凡入圣的思想。

全诗通过对兰亭修禊图的观摹,表达了诗人对王羲之书法艺术的钦佩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才学不足之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