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水抱璿宫,飞甍湛新渌。
势欲浮空明,何人断鳌足?
羊城八景越台秋月
赏析区怀年诗作之美
- 诗句解析
- 郁水抱璿宫
- 飞甍湛新渌
- 势欲浮空明
- 何人断鳌足
- 注释
- 郁水:指粤江,是流经广州的一条河流。
- 璿宫:古代帝王居住的宫殿,这里指代越王山。
- 飞甍:高耸的建筑屋脊。
- 湛新渌:清澈见底的新绿湖水。
- 势欲浮空明:形容建筑或景物高耸入云,与天空相接。
- 断鳌足:形容山峰陡峭如断鳌的脚掌,形象地描绘了山峰的险峻。
- 赏析
- 《羊城八景·越台秋月》作为明代区怀年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展现了羊城的壮丽景色和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
- 首句“郁水抱璿宫”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粤江与越秀山联系起来,赋予山水以生命和情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
- 第二句“飞甍湛新渌”则通过视觉的描绘,展现了越秀山上建筑的雄伟和周围环境的清新。
- “势欲浮空明”进一步强调了山峰的陡峭和险峻,使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
- “何人断鳌足”一句则是对前文景物的高度概括,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历史遗迹的怀念之情。
- 历史背景
- 越王山,又称越秀山,位于广州市中心,自古以来就是羊城的名胜之地。据传因南越王赵佗而得名,山上建有越王台,是文人墨客留下的许多篇章。
- “越台秋月”被列为羊城八景之一,反映了古人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文化影响
- 羊城八景越台秋月作为明代羊城八景之一,不仅展示了羊城的壮丽景色,也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精髓。
- 该作品在后世广为流传,成为后人学习和借鉴的经典之作。
- 创作灵感
- 区怀年通过对越王山及其周边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 他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歌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和情感内涵。
- 现代价值
- 羊城八景越台秋月不仅是一首赞美自然美景的诗歌,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 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重视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爱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