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怜逸侣,迢递彻幽林。
鸟迹图书净,人烟里巷深。
井桐疏晚翠,篱鞠散秋阴。
短策空摇落,霞踪未可寻。
【诗句解释】
秋晚,秋季晚上;过子建北山,指拜访子建的北山。子建是晋代文学家王粲的字,这里以之代指北山。逸侣,指高士隐者。迢递,遥远,漫长曲折。幽林,幽深的树林。鸟迹图书,指树上的鸟巢和树间的书简。人烟里巷,指村落中的小路。井桐,指井边的梧桐树。疏晚翠,指树木在秋天显得更加苍凉稀疏。篱鞠,指篱笆间长出的草。秋阴,指秋天的阴云。短策,指短小的马鞭。摇落,指落叶飘零,这里指落叶飘落。霞踪,指像云一样缥缈的踪迹。
【译文】:
我怀着深深的思念去拜访隐居在子建北山的高士,但未能见到他们的身影。他们在遥远的幽深树林之中,鸟迹书简清晰可见而人烟稀少的小径却十分幽深。井边的梧桐树叶已经稀疏,而篱笆间的草也随风摇曳。我骑着一匹小马,随着飘零的落叶,寻找着像云朵一样缥缈不定的旅人踪迹。
【赏析】:
这是一首写访友不遇的诗。全诗通过写景、抒情、叙事相结合的艺术手法,表达了作者对隐居高士的向往之情,以及对友人未遇的惆怅心情。
首联“相思怜逸侣,迢递彻幽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高士的深深思念,同时暗喻自己与隐居高士之间的距离遥远而漫长。
颔联“鸟迹图书净,人烟里巷深”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见的景象。这里的“鸟迹图书”,指的是树上的鸟巢和树间的书简,它们在秋天显得更加清晰可见。而“人烟里巷”则是指村落中的小路,虽然人烟稀少,但却依然存在。
颈联“井桐疏晚翠,篱鞠散秋阴”,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感受到的秋天的气息。这里的“井桐”,指的是井边的梧桐树,它们的叶子已经稀疏,给人一种苍凉的感觉。而“篱鞠散秋阴”则是指篱笆间的草随风摇曳,散发出淡淡的香气。
尾联“短策空摇落,霞踪未可寻”则是对整个游访过程的感慨。这里的“短策”指的是短小的马鞭,象征着诗人骑马四处奔波的身影。而“霞踪”则是指像云朵一样缥缈不定的旅人踪迹,诗人希望能找到他,但最终却只能徒劳地追寻。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于人物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隐居高士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之心。同时,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