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镞浑彤□,城阴起夜乌。
瘁烟寒野窜,愁雨浥膻屠。
自幸违簪绂,谁能爱发肤。
布刀盈把赠,零落辟兵符。
【注释】
飞镞:箭矢,箭头。彤□:红色,此处借指战乱。城阴:城郭的阴影下。起夜乌:夜晚乌鸦惊起。瘁(cuì):疲困。烟:烟雾,这里指战场上的硝烟。寒野:荒凉的田野。窜:逃跑。愁雨:悲伤的雨。浥(yì):沾湿。膻(shān)屠:杀牛宰羊的地方,这里代指战场。自幸:自认为幸运、侥幸。违簪绂(zān fú):摆脱官帽和绶带,意为不仕。发肤(fū):头发和皮肤,泛指身体。布刀:用布包裹着的刀。盈把:一把,一握。辟兵符:销毁兵符,表示不再为官。
【赏析】
《经乱偶述·其一》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此诗写诗人在战乱时期所遭遇的种种不幸,抒发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与对人民遭受战争痛苦的同情,表达了自己不愿做官的思想感情。
“飞镞浑彤□”,“飞镞”即飞箭,指战乱年代的烽火。“浑彤□”形容战火弥漫之广远和激烈。这两句写战乱之惨烈,从视觉角度出发,以“飞镞”比喻战火,生动地展现了战乱的场面。
第二句“城阴起夜乌”,则从听觉角度描写了夜幕降临后城楼的寂静景象。夜鸟惊起的情景,更突出了战争的恐怖和凄凉。
第三句“瘁烟寒野窜”,则通过描绘烟雾弥漫、草木凋零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灾难。这里的“悴”字,既形容烟雾之浓,又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悲凉。
第四句“愁雨浥膻屠”,则是以愁苦的雨水来象征战争中的杀戮和血腥,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带给百姓苦难的痛心疾首。
第五、六句“自幸违簪绂,谁能爱发肤”,则是诗人对于自己能够脱离仕途、远离官场纷争的庆幸,同时也表达了对于普通人饱受战乱之苦的同情。
最后一句“布刀盈把赠,零落辟兵符”,则是诗人对于战争的无奈和悲哀。他以布裹着刀赠送给别人,象征着自己的忠诚和牺牲;然而,这些刀剑最终却被用来征战,使得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感染力,通过对战乱时期的各种景象和感受的描绘,深刻地反映了战争对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和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同时,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担忧和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展现了其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深沉的忧国忧民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