绡纻歌翻郁水滨,月罗湘縠委红尘。
樽前若问花消息,步障还邀十里春。

注释:

  • 绡纻歌翻郁水滨:绡纻歌是一首流传广泛的乐曲,翻过郁水滨,即在郁水边演奏。
  • 月罗湘縠委红尘:月罗和湘縠都是丝绸制品,这里指用它们做成的帷幕,覆盖在地面上。”委”字在这里表示覆盖。”红尘”是指地面上的尘土,用来形容地面被覆盖的景象。
  • 樽前若问花消息:在酒席前向别人询问花朵的消息。
  • 步障还邀十里春:用步障遮挡住道路,邀请远方的人们来赏花。”十里春”形容花的芬芳远播,让人陶醉。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与人情活动的诗。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与人共享美好的情感。

首句“绡纻歌翻郁水滨”,以“绡纻歌”为切入点,描绘了一幅音乐与自然的和谐画面。绡纻歌是一种传统的丝织品,其制作精细,质地轻薄。当这种丝织品在郁水中演奏时,其声音如同泉水般清澈透亮,令人心旷神怡。这既展现了音乐的魅力,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第二句“月罗湘縠委红尘”,则通过对比“月罗湘縠”与“红尘”,进一步强调了自然之美。“月罗”与“湘縠”都是珍贵的丝绸制品,它们在月光下显得更加洁白无瑕。而“红尘”则是地面上的尘土,二者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自然之美的独特之处。

接下来两句“樽前若问花消息,步障还邀十里春”,则转向了人与花的关系。诗人在酒席前向人们询问花朵的消息,这不仅是对花儿的关爱,更是对生活的热爱。而“步障还邀十里春”则表现了诗人邀请他人一同欣赏美景的愿望,这种共享美好时光的行为,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互动。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与人共享美好时光的愿望。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