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时乘兴,金舆驻翠微。
至今看草树,犹似被光辉。
泉迸闻仙乐,云流见画旗。
亭高重回首,冉冉下斜晖。
【注释】
乘兴:指游览。
金舆驻翠微:金车停驻在青翠的山巅上。
草树:花草树木。
光辉:比喻皇帝圣明,普照天下。
仙乐:神话传说中仙人奏乐。
画旗:指绘有旌旗图案的旗帜,这里指战旗。
亭高:指亭子建得高。
下斜晖:太阳即将落山,余晖洒下。
【赏析】
《玉泉亭》是王之涣的一首五言绝句,写玉泉亭周围的自然风光和诗人登临玉泉亭时的所感。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
首联“武帝时乘兴,金舆驻翠微”两句,点出玉泉亭的来由。“武帝”即唐玄宗李隆基,他喜爱游赏,常命人修建亭台楼阁。这首诗就选自《全唐诗》,作者王之涣,约活动于开元到天宝年间(713-756)。
颔联“至今看草树,犹似被光辉”,以“犹似”两字领起,把诗人的感受与玉泉亭联系起来。诗人登上亭子,放眼四望,那苍翠的山林、郁郁葱葱的草木,仿佛沐浴着皇帝的光辉一样。“光辉”二字用词新颖,别开生面,既写出了玉泉亭周围的景物,又写出了诗人的感受,使人感到一种清新脱俗的美感。
颈联“泉迸闻仙乐,云流见画旗”,进一步描写了玉泉亭周围的景色。泉水叮咚作响,仿佛在演奏仙乐;云雾飘渺,仿佛在飘扬战旗。这两句诗运用拟人的手法,使山水景物显得更加神奇迷人。同时,诗人还运用对比的手法,把玉泉亭周围的景物与仙境联系起来,使整个画面更加鲜明动人。
尾联“亭高重回首,冉冉下斜晖”两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亭子很高,站在上面回头望去,夕阳西坠,余晖渐收,一片辉煌景象。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诗人对玉泉亭的喜爱之情,又流露出一种留恋不舍之意。
整首诗语言简练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诗人善于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拟人和对比的手法,使画面更加生动感人,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热爱。